“我想大家猜一下,我为什么给自己这本书取名《家校之间有个娃》?我想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
蓝玫老师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既开启了第二次课程的序幕,又让我们对自己假期所读的书籍重新审视!
老师们针对这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主要集中在家长和老师的目的,都是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孩子是建立家长和老师良好关系的桥梁和润滑剂。但是蓝玫老师却联系新教育的理念为我们进行了梳理:
第一,一个家庭和学校之间之所以会建立联系,是源于孩子,
第二,孩子是家庭学校合育的对象,儿童发展就是合育的目的;
第三,不尊重儿童的家校合作,注定是失败的,所以,这里印证的,就是朱永新老师住报告里说的——家校共育首先要目标一致原则。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从书名来入手的。那么紧接着蓝玫老师的第二个问题却是我想过但却没有理出头绪的问题——对家庭来说,合育给父母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对老师来说呢?工作为什么能够事半功倍?
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投入能够有回报,而且有更大的产出,而共育为老师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客观认识儿童的途径。
但是,不是所有的父母一见面就会信任老师,告诉你们孩子的所有表现的,所以,我们要和家庭合作,要想让合作取得成效,首先彼此的信任就是相当至关重要的。消除对彼此的敌意和疑惑,才可以在情感上进行后续的沟通。但是在沟通之前,我们老师所做的却很少。总是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请到家长只是很耐心的陈述问题。以至于孩子的问题成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一种沟通对话。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现实。也许我们在面对孩子成长当中的问题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都给我……”“都不许……”“说多少遍,你们都不记……”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没有事先安静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更没法懂得孩子的心理。所以在与家长沟通的情况之下,其实底气还不是十足的。
也就使得会出现连续请家长去效果甚微的现象!
为了让我们对教育的真谛及教育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蓝莓老师介绍我们去看一本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有时候我们缺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面对孩子不同的表现,教师一定要欣喜,因为这是我们拥有任何其他职业不拥有的一笔财富,因为孩子是不会隐瞒自己的,我们从这些孩子身上,去读他们成长的路,读他们背后的父母是怎样养育的导致了今天这样一个儿童站在我们面前。所以蓝玫老师建议大家没有必要去特意讨好家长,更不用追问他们原本不想说的一些孩子的情况,只要我们对孩子做了我们该做能做,甚至超越一般人会去做的事情,没有父母会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但是仅仅做好还不够,还要让家长知道我们的好,基于这样的理解,蓝玫老师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就是——
自我要求方面
第一、对每一个孩子平等以待,
第二、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出现有失教师形象和威严的情况出现;
专业方面:以科学先进的理念和卓越的课程征服父母
征服的方法就是——知道
第一、让父母参与并欣赏孩子的阅读、写绘等,从而在听老师解读的时候,重新认识孩子;
第二、给父母定期写信告知班级阶段目标和任务以及孩子们的整体表现,让父母对照查漏补缺;
第三、针对个别情况施以援手
同时蓝玫老师还给我们只招, 让父母看得出老师的专业从而信任老师——“相面、算命”。
蓝玫老师说的相面和算命,是指,透过学生的表现,解读其成长的家庭环境,从而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和孩子认真沟通之前,当然不能找父母了。
首先,老师要找孩子聊一聊,听听孩子怎么说,听听孩子怎么想,然后从孩子的思维逻辑里解读他们的行为表现,从而思考——家长对孩子做了什么
其次,探究孩子油盐不进的原因。为什么会油盐不进?孩子一定是遭遇了什么?油盐不进就意味着孩子封闭了自己,之所以一个人会封闭自己,就是因为受到了无法承受的伤害之后,不肯打开心门,油盐不进是一种自我保护。无知和无畏以及无谓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油盐不进”的情况
所以,读懂孩子,才能做到尊重孩子,如果不懂,是没有办法谈尊重的。就像拿热水浇花的那个漫画一样
1、观察表现,2、聆听心声、3、综合分析、4、推测原因、5、寻找方法、6、采取行动、7、反思结果。面对孩子的表现,完成了这7步之后,内心有了一个完整的儿童问题图谱,就可以找家长聊聊了。
面对这份7步图,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不正是蓝玫老师的《家校之间有个娃》每一张内容所呈现的策略吗?自己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总是关注到了故事的情节,以及教师的教育策略与心理。但是却从来没有提炼到如此的高度和精度。真的是“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就有那么一个孩子。而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也有按照7步走所呈现的蓝图……我期待!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