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与医疗行业的“用户思维”

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就是说我们做事不能只停留在方法和技术上,而要学习发现和总结事物的本质,也就是“道”的层面。

比如,工作上,领导常说“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个“方式方法”就是“术”的层面。

有时候领导也说“你们要注意自身安全”,别和病人发生正面冲突,当然,工作中重视自身安全是无可厚非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还何谈好好工作。

可是,要是技术又好、服务又好,病人又怎么会和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呢?我们也曾经是病人,我们也曾经是家属…

都说“顾客就是上帝”,在医疗行业中,我们的“上帝”就是病人,我们的“用户思维”应该是建立在怎么更好的服务病人上。

病人住院是来看病的,没有谁住院想和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我们医护人员想避免冲突,病人也一样不希望发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看,他们反而更想和医护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因为这次的手术和后续的复查都需要求助这些工作人员。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把精力放在“怎么改善医患关系?”“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和医务人员人身伤害?”“怎么防止伤医事件发生?”“发生了伤医事件如何处理和自我保护?”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怎么保护自己,避免冲突,而应该是找到冲突发生的根源和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有广告业的“用户思维”(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户需求,而不是“自嗨”的写一些用户根本看不懂的广告词),那么,多想一想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做到他们想到的我们想到和做到了,他们没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那么又怎么会满意度不高呢!

医院也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拼的就是服务,“可以看病的大医院多了去了,我为什么要选你?”,在服务行业海底捞做的就很好,服务态度很好,你能感受到服务人员的热情,而不是被工作消磨了热情的“机器人”。

医护人员和病人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是一个“战壕”的队友,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治愈疾病、减轻病痛,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只要我们共同向着同一个目标“发力”,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又怎么会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好口碑”,成为同行的“好榜样”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