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象+原因+措施式结构
例1
孩子期中成绩考差了,你是不是这样子对孩子说:你期中考试语文考了XX分,数学考了XX分,全班排名靠后。是怎么搞起的?你自己看,一天到晚不预习,不复习,只知道玩手机,看电视,不看书,不学习。
你自己说,怎么办?怎么把成绩赶上去?现在给你定个规矩:
第一、[endif]只有星期五可以看电视,不准玩手机。
第二、每天做完作业,复习当天课程并预习明天的新课。
第三、星期六、星期天看课外书籍,写小作文。
……
其实你说半天无非就是这几点:
现象:孩子成绩考差了。
原因:爱玩,不爱学习导致孩子成绩差。
措施:就是定的规矩。
例2
新闻《拉链通行先学交通知识达成共识克服驾驶陋习》
这是一篇深圳特区报记者邀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共管理专家、深圳市交警局法制科科长、北京盛心阳光咨询深圳公司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市民代表,做的一篇采访报道。拉拉杂杂说了半天,无非就是几个核心问题:
现象:在车道变窄或是会车路口,拥堵现象严重,碰撞和剐蹭事故多发。据统计,日常高峰期间平均通行车辆中,主动让行的车辆仅占5%;因抢道引发交通事故约占路口事故总数的40%,每宗事故影响通行时间平均达15分钟以上;如车辆主动交替通行,预计相关路段通行效率可提高10%至20%。
原因:绝大部分司机没有遵守通行让行规定,相互抢道加塞的现象非常明显,司机们图一时之快的不文明行为,导致了道路的人为拥堵,碰撞和剐蹭事故频发。
措施:推出治堵措施——“拉链式”交替通行——在车道变窄或是会车进路口时,车辆按拉链方式,左一辆右一辆顺次进入,不争不抢。旨在破解人为制造的堵点。
只要掌握了现象+原因+措施式解析方法,嘉宾说的再多,信息量再大,线索再复杂,也能轻松破解核心要素。就不至于昏昏沉沉,不知所云。
对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采取材料+观点式结构解析法,要厘清材料和观点。一般来说,很多人会将材料和观点杂糅,仿佛混混沌沌。其实表达自己观点,无非就是这几个主要方法1.摆事实;2.讲道理;3.打比方;4.作比较;5.析因果。论述过程总是在罗列材料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评论,即观点,从而表现主题主旨。
对于解决问题的话语,就应该采取现象+原因+措施式结构解析法。
现象。百度词语的解释: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现象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
原因的意思是达成事项之目的,理由,需要,可能,即目的因。
措施: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
我认为,现象+原因+措施式结构解析法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法更精准,更易理解。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9天
文/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