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起,就经常听到父辈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且信手拈来的例子比皆是。以至于在儿时起,这一观念就根深蒂固。当年,我们是被教育的那一代,但现在,我们已为人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再结合身边的例子,所得出的结论是:吃苦的孩子早当家。
从父母的口述,我们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穷人家的孩子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也多,使原本匮乏的食物更加紧张。所以当年稍大点孩子帮助父母做农活挣工分,小点就可帮着喂猪,放牛,拾柴火。童年里最深的印象就是饥饿,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彼时,穷人家的孩子确实是早早地开始分担家庭的重担。又因为兄弟姐妹众多,且年龄跨度大,爷爷奶奶不可能只照顾哪一个,所以那些叔伯姑姨,只要到了适婚的年龄,就开始成家立户,稳稳当当地扛起了小家庭的担子。
到了我们这一辈的时候,孩子比以前少,温饱也基本上不成问题,父母对每个孩子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孩子能跳出农门,是这一代父母共同心愿,其中读书也就成了跃出农门最有效的途径。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留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父母基本上我办了除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这些家庭的虽谈不富有,但在这些孩子成长的路上,基本上已是无苦可吃,无苦可言。当这些孩子走出校园后,在知识上积累上,肯定是远超父辈;但在生存的技能上,却完全无法承担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责任。一些大龄青年不婚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都还是个孩子,还没玩够。即便成了家的,也有不少还跟着父母一起生活,完全没有自己当家立户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代的还有一些有思想的父母,总是在不停的给孩子找苦吃。某年暑假,当别人的孩子都在空调房里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我有个同事却把孩子送到了军事主题的夏令营。从他的朋友圈里我看到:夏令营里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跑三公里后才能吃早餐,然后接着就是小时的站军姿和队列训练,即使是中午的午休,也随时有可能吹紧急集合号。在下午的娱乐训练中,也要保持标准坐姿,被子叠成豆腐块,更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知道,同事的孩子当时完成这一切的时候,只有十岁!无论是训练的强度,还是标准的苛刻程度,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那个孩子最终坚持下来了。当我到他家坐客时,明显感觉在接物待人上,他比同龄的小朋友要得体多。饭后,也很主动地与他的母亲一起收拾家务。与他父亲的交流中,有句话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我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基础;而我让孩子吃苦,是为了让他精神富足。现在太多的父母,总想着用物质基础去弥补精神财富,最终将成为无本之木。
能否早当家,真的不在于家境的贫富,而在于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是否养成足够的担当,磨砺了坚韧的意志,积累了生存的技能。我想起英国文学史上的勃朗特三姐妹,她们既作为璀璨的星座而闪耀,又作为单独的巨星而发光,她们的作品已经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些著作的成就,与三姐妹人生的苦难经历是分不开。而出生于同样原生家庭的弟弟,承载整个家庭的期望,有姐姐们鼎力的支持和照顾,最终却一事无成。在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吃苦,是一种幸福。如果你敢吃苦,那只会苦一阵子;如果你不敢吃苦,那终将会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