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小时候有没有这种情况,妈妈给你盛的汤,你说:烫。妈妈尝了一口,说:不烫啊,一点都不烫。或者奶奶要你穿羽绒服,你说:热。奶奶说:今天很冷啊,怎么可能热?——这种沟通在生活中,几乎天天都会出现。
父母可能觉得,没什么啊,不都是这样说话的吗?
但是想一想我们小时候,听到这种话的反应。
最低限度,我们会觉得不舒服,父母不理解我,也不尊重我的感受。我对他们的信任感会受到影响,这样次数多了,有什么话我都不想再跟他们说了。
不舒服还算好的。比这个可怕的是,我们慢慢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觉得大人是对的。从此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些感受。开始隐藏它,总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前面。但是感受不会消失,有时就会很迷茫。
这个看似简单的场景,就是今天要讲的,亲子沟通中最常犯的一种错误。
你可能会觉得,我还以为你要讲什么呢,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啊?有时候着急让孩子吃饭穿衣服,话赶话赶到那了,您要觉得那样有问题,我以后改正就行了。可是为什么要改正,要怎么改正呢?这要从沟通的本质说起。
——人与人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90%的人都有误解。
很多人可能会说:沟通,就是两个人把想法拿出来碰撞一下,看看谁有道理,达成一致。就是成功的沟通。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和孩子的关系会有挑战,而且拿到社会上,你跟同事,朋友的沟通也可能会遇到困难。而且你越是想跟一个人沟通清楚的时候,这个人反而对你越排斥,你们的距离会远。为什么?因为你太想达成一致了。
记住,成功的沟通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恰恰相反,是为了确认差异。
什么意思呢?
如果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一个说,这个苹果很甜。另一个说,我觉得有点酸。他们相互沟通的目标,不一定非要达成共识,苹果是甜还是酸。而是说,你就是觉得甜,我就是觉得酸。我们的感受不一样。这就叫确认差异。
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是不一样的两个人,对很多事物的感受当然都不一样。
因为不一样,才需要沟通。你是这么想的,那我告诉你我是那么想的,承认这些差异,这就够了。我没有错,你也没有错,我们本来就不一样。
道理很简单。但是,牵涉到负面感受,就有麻烦了。
因为我们希望对方好。父母希望孩子好。有这些期待,就会想要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负面感受是一个阻碍,有的父母会不知所措。所以,面对负面感受,我们的第一反应就变成了否认:「没有啊,不是的,你想错了」。
案例
请听场景模拟:
孩子:我不想吃苹果,这个苹果太酸了。
妈妈:苹果哪里酸了?明明是甜的,快把它吃掉!
这个例子在你身上是不是也发生过?妈妈有一个明确的期望,吃苹果。吃苹果是一件好事,但孩子觉得酸,他的感受破坏了这个好事。他不想吃苹果!
这时候,父母就会本能地反弹:
你必须得吃,怎么吃呢?你必须承认它不酸,酸的感觉不存在。
——你看,很荒谬的结论就出来了:你的感觉不存在。
那孩子就开始迷惑,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我是有什么问题吗?
可是有的父母又说了:那如果我直接说,对对对,苹果是酸的。那他不吃苹果了怎么办,他所有的水果都嫌酸,怎么办。如果他嫌饭不好吃,那他就不吃饭吗?所以父母也很为难,否认感受也不行,承认感受呢,事情又很难办。
其实这两件事不矛盾。只要我们换一种说话方式,它们完全可以同时成立。
孩子:我不想吃苹果,这个苹果太酸了。
妈妈:哦,是酸的啊……那你把酸的苹果吃掉。
李
这种沟通方式,叫做【肯定孩子的感受】。你想让孩子吃苹果,这个想法是可以继续坚持的,但前提是你承认孩子不喜欢苹果的味道。他觉得不喜欢,真的就是不喜欢。这个态度特别重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这种态度是促进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态度,尤其在心理咨询中,被认为是咨询产生效果的核心要素。
共情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共情】——与对方的情绪状态保持一致。肯定对方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哪怕是负面感受。可以被看到,被理解。
你可能会想,那万一孩子接下来说,我就不想吃,怎么办?对,他肯定不想吃。你承不承认也好,人家就是怕酸。没关系,后面还有方法教给你。
但我们先在这里停一下,仔细感受一下上面这段对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到这种共情的时候,会觉得有点不舒服。比如我的一个同事看到这个例子就说,这会不会有点不人道啊?你让一个孩子吃酸的苹果?换成吃胡萝卜吧。
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父母知道共情很重要,还是做不到共情,难就难在这里。他一旦肯定了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就觉得自己不人道。
好像只要说:「苹果不酸啊,很甜的」,再让孩子吃苹果,这样就没问题了。可是苹果还是那个苹果,它的味道不会变啊。只是妈妈的心理感受好一点,她说很甜的时候,孩子照样会觉得酸,妈妈只是换了一种语言安慰自己。
我们不舒服的到底是什么呢?是我们体验到的孩子的处境。我们一旦开始共情,就不得不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然后承认一个事实:孩子要吃一种他不喜欢的味道。我们那么爱他,但是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体验一些不好的感觉。
那我们就把眼睛闭上,我们说「苹果不酸,很甜」。
但是你要知道,你就算把眼睛闭上了,孩子难受的感觉并不会消失。
案例
我们再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妈妈:宝贝,怎么哭了?
小女孩(哭):我刚才摔了一跤,好痛啊……
妈妈:让我看看……啊好了好了,不痛了。
李
这个妈妈一定是出于好心,摔在孩子身上,痛在自己心里。所以她说「不痛了」,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点。但是光自己好受了,孩子还是痛啊。
安慰
共情不是安慰。有一些痛苦,一时半会是没办法解除的。安慰是在尝试否认这种痛苦,因为别人的痛苦,也让我们感到难受。
案例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我们去看望一个病人,如果他生的是小病,他感觉到痛,我们会比较容易共情。但如果是得了绝症的人,我们反而会手足无措。
对方说:「我现在很虚弱。」
你说:「没有啊,我看你今天气色很好。」
对方说:「我觉得我好不了了。」
你就会说:「哎呀不会,不要胡思乱想。好好休息,过几天就好了。」
这就是安慰。这些话说出来,你自己都不信,但你很难不那么说。
李
记住,这种方式只会让你自己好受一点,是帮不了对方的。对方只会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但是那些痛苦还在他身上,他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
如果有一个人陪着他,听他讲,理解他处在痛苦绝望的感受中,虽然并不能直接帮他解决问题,但多少会起到一点支持和陪伴的作用,让他觉得没有那么孤独,这就是共情。
但共情很难,你必须眼睁睁地跟对方的不舒服在一起。
案例
就像刚才的例子,共情的说法是这样的:
妈妈:宝贝,怎么哭了?
小女孩(哭):我刚才摔了一跤,好痛啊……
妈妈:让我看看……摔到这里了,真的很痛啊。
李
你可能会发现,这么说完以后,孩子哭得就没那么厉害了。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痛苦被看到了。
有一些人可能还会有顾虑,觉得这种说话方式,会不会是强化孩子的负面感受,让孩子变得更敏感,更娇气?有一些负面感受是不是直接忽略更好?
案例
比如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孩子: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好紧张啊。
爸爸:这有什么好紧张的?他们又不会吃了你。勇敢一点!
孩子:我知道,但我就是很紧张啊。
李
父母也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强大。在成年人看来,也许孩子现在的感受真的不值得小题大做。但是你毕竟没办法替代孩子。他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来走。他现在感觉到的困扰,不会因为大人说「没必要」就消失。孩子需要自己去寻找办法。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让他学会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自我负责的前提,也是共情。我们先共情,承认他的感受很不舒服。在此基础上问他:不舒服,你打算怎么办?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叫做【自我负责式沟通】。
跟直接否认负面感受相比,它反而会促使孩子变得更独立。
案例
就像刚才的例子:
孩子: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好紧张啊。
爸爸:第一次都会紧张。来,想一想紧张的时候你可以怎么做?
孩子:我会对自己说:怕什么,他们又不会吃了你!
爸爸:好办法!来,大声对自己说一遍。
你看,原本听不进去的建议,现在孩子自己反而想到了。所以啊,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不是我们推着他往前走。我们看到他,他自己就愿意往前走了。
要点回顾
1、沟通的目标不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是确认双方的差异。
2、我们对孩子有诉求的时候,一旦孩子有负面感受,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可以学习一边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一边坚持我们的诉求。
3、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但是会让孩子的感觉更好。
4、不要推着孩子去摆脱他们的感受。反过来,先承认他们的感受,再让他们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他们会想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