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无条件的爱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或者他的行为如何,父母都会全心全意地爱他。无条件的爱能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积极促进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怎么能对孩子无条件放任,让他想干嘛干嘛呢?那还不反了天?”
其实,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无条件放任孩子。如果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一不开心就打人、抢人玩具,父母当然需要加以制止和教育。
无条件放任是溺爱,溺爱等于不爱。
如果孩子做了过分的事情也不制止,他就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儿。他会隐约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像不受别人喜欢,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因为他不曾被制止和引导。于是他可能升级不当行为,不断再次进行尝试、探索和确认。
溺爱放任和暴力对待孩子一样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而无条件的爱底层是接纳和允许,是尊重,是对生命差异性的深度理解:
接纳和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
要让孩子知道,在他伤心、难过、愤怒、焦虑、恐惧、担忧……的时候,他依然是被爱的。
接纳和允许孩子自己的生长节奏。
要让孩子知道,他的“笨拙”和“失败”都是被允许的。这样,他才会更勇敢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哪怕跌跌撞撞,也坚定勇敢地继续向前。
接纳和允许孩子自己的想法。
要允许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决定,小到吃哪样食物,大到选择自己的兴趣班和对自己周末的时间安排。
真正无条件的爱是接纳和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生长节奏和孩子自己的想法,温和而坚定地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告知正确的处理方式。
然而当下我国青少年抑郁率检出率达到24.6%,亲子关系存在问题的家庭比比皆是。
如果问起那些“问题孩子”,他们可能会说:“爸爸/妈妈根本不理解我,从来也不关心我”、“我做的什么事他/她都看不上眼”、“只知道问我成绩,分数分数分数,一天到晚只有分数”、“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
家长们也很委屈。他们自诩对孩子已经付出够多了,不计成本,不求回报,一切都为了孩子好。可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付出呢?真的因为孩子们都是“白眼狼”、“不懂事”吗?
其实,家长虽然觉得自己对孩子是无条件的爱,但孩子感受到的爱,却是有条件的:
“快点做作业,否则周末不带你出去玩了!”
“不准玩游戏!就这么点分数还不上心,再玩没收你手机!”
“再这样我不管你了!”
“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
“快放下,我数三下,一、二、三!”
……
这样的话熟悉吗?这些话无时无刻都让孩子感受到:
“你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要乖、听话、表现优秀,才能得到你的爱”。
所以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首先得学会停止威胁和交换。
父母为什么会那么习惯性地使用威胁和交换作为教育手段呢?因为简单、方便、见效快呀。特别是如果父母小时候也被这样对待的话,威胁、交换的语言就会脱口而出,似乎根本不经过大脑思考。
可是,要知道,威胁和交换在孩子10岁前有多管用,在孩子14岁后,就会收获一个多可怕的青春期!
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就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父母沟通模式和思维习惯,这些信息无形地印刻在他心底。
如果父母从小就用威胁、打骂的手段来控制孩子,认为家里总有一个人得治得住他,那当他长大的时候,当他在青春期获得了力量感,他就会想要努力突破这个束缚,他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家长,甚至更有过之。他可能会愤怒地吼叫,他会摔门而去……此时此刻,年老的父母要用怎样的力量和心情面对年轻力壮儿子的随手一推呢?
如果父母从小就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会学会共情他人。当他长大,他不会体会到父母的感受。他可能会在父母病痛、柔弱、孤独、难过的时候发条消息:“今年也不回来过年了”。在父母对他的漠不关心颇有微词的时候,他可能冷漠又一脸无辜地表示:“这多大点事儿啊,有什么好伤心的?”
孩子总在跟父母学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一个不断被威胁和交换的孩子长大后,家长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惊觉:哪怕家长不断升级的威胁也无法控制孩子了,哪怕用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也没法再诱使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了。
一直用威胁和交换养大的孩子,是缺乏生命力的——因为他的人生不曾自主生长。
下面说用威胁和交换的5种错误教养方式:
一、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规定孩子需按自己的期望行事,忽略孩子的自主意愿。比如:要吃蔬菜、要穿这件衣服、要换玩具……
控制型父母养大的孩子,要么同样充满控制欲,要么懦弱卑微没有主见,被欺负了也不会为自己争取。
二、贿赂型父母
贿赂型父母总是用一些奖励诱导孩子。比如:考到多少分就给买玩具、参加比赛就带去吃大餐……
贿赂型父母养大的孩子,难以得到自发的快乐,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完成的好处。难以从行为本身获得快乐,这样的人生难以拥有幸福感。
三、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父母不立规矩,放任孩子行为不当。
放任型父母养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成瘾性人格,比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甚至吸毒……
四、否定孩子的感受
“这有什么好哭的?”、“宝宝不疼”、“我们不怕”、“勇敢点!往前走!一下子就过去了”……
经常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共情力弱,也会忽略他人感受,显得冷漠而不近人情。
五、以消极的后果进行惩罚
消极后果不同于自然后果。消极后果是指被人为干预的、带有惩罚性质的后果。
比如,不好好吃饭导致饿肚子——这是自然后果;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看手机——这是消极后果。
经常被消极后果惩罚大的孩子,会对权力追逐,也容易成为喜欢控制他人的人。
家长可能会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按下暂停键。要有觉察,不要陷入大脑默认模式习惯性反应——那是动物爬行脑的求生模式:或打(威胁)或逃(交换)。打或逃是大脑天生的惯性模式,是为了求生,而不是为了求真。
第二,管住自己,不要“出口伤人”
如果孩子犯了错,对孩子的态度要向对待一个成年人。这并不是说要向他提出成年人的要求。而是在孩子犯错、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冷静地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不带有挖苦、讽刺和指责。
如果这些话你不会对你的同事说,就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说。
比如:
“你怎么这么傻?”
“这点事儿你都做不好,将来还指望你?”
“我摊上你这么个孩子也算倒了我八辈子血霉。”
“你看你干的叫什么事儿?”
“翅膀硬了,就你能了是不是?”
……
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可以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
1、表达善意+赞扬优势
2、具体批评
3、强调优势+提供支持
在孩子表现不好时,先表达出父母的善意。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表现得什么样,父母爱他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
然后再提出具体的批评。
最后强调孩子的优势,表达自己可以提供的支持。
比如我家宝宝是个天生的好奇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经常玩了这个,又玩那个。所到之处,一片狼籍。
我有时候会对她这样说:
“宝宝,你刚才拿起了扫帚,学着外婆的样子扫地。咱宝宝很喜欢尝试和探索对不对?立刻就想上手试一试,而且还学得特别像,平常一定很注意观察,是个留心细节的好孩子。
“不过呢,刚才我们玩好扫帚,又去看书了对不对?这时候扫帚放在哪儿啦?啊,在这里。那么原先扫帚是在哪里的?哦,在这里呀。这样扫帚就没有回家哦。你平常去公园玩好后,是不是都要回家吃饭饭、睡觉觉呀?扫帚和你一起玩好后,它也要回家家的。我们下次和扫帚玩好后,先把它送回家,再去拿绘本好不好?(如果是积木,也一样。积木比较多,我一般还会问她,需不需要我帮忙一起收拾。)
“我们宝宝是个好宝宝,和大家都是好朋友。扫帚如果摔跤到地上,会把它扶起来送回家,真是个善良友爱小朋友。”
我娃还比较小,所以会用上一些她容易听懂的方式。
如果是大些的孩子,语言可以适当调整,但一定要让孩子有被爱的感觉。可以直接对孩子说:我是爱你的,但你这样做是不可以的。我要指出并纠正你的行为。但我批评你是想让你更健康、更优秀地长大。尽管批评了你,但无论如何我依然爱你。
这样既能慢慢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同时,需摒弃威胁和交换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因为这只会带来短期效果,却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后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在自信和幸福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