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凭什么甩我!”
杨晴时而流着泪跟我罗列她对林峰的种种好,时而又擦干眼泪愤愤谴责林峰的忘恩负义。楚楚可怜的样子让我忍不住自觉站队:这么好的姑娘,你说甩就甩了?
我怒气冲冲去找林峰讨说法。可一见面,看到他蓬头垢面脸色焦黄胡子拉碴的狼狈样,顿时心就软了一半。一个俊朗的朋克青年,被分手折磨成那副模样,想必他也很痛苦。
林峰说,杨晴很好,温柔体贴,做事滴水不漏,对他更是好得无微不至。可是,和她在一起太累了。
她会隔三差五送他礼物,会陪他上课泡图书馆,还会帮他洗衣打扫整理内务,但她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林峰。
林峰说不想出来吃饭了,杨晴送饭去寝室。正在组队过任务的林峰一边往嘴里胡乱扒拉,一边盯着屏幕。她默默地等在旁边,林峰却感觉身边的气压越来越低,只好识趣地中途退出。可还是晚了,杨晴丢下一句“我一个女生拉下面子来给你送饭,你竟一点不在意”,然后扬长而去。
杨晴生日那天,林峰捧着礼物和鲜花出现时,发现杨晴已经到了,而且正在生气。她说“我对你那么用心,你却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还让我等!”之后,林峰百般讨好,努力活跃气氛,都无济于事。更糟糕的是,这件事后来还总被杨晴拿出来说。
诸如此类,每每林峰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杨晴就会搬出那句“我对你那么好”来打压。好像那句话是个紧箍咒,她只要一念,林峰就得乖乖献出自己的尊严,任由她指责评判。
林峰说,有时我会特别内疚,她对我那么好我却这么混蛋;有时又觉得自己太犯贱了,为什么总是要低三下四去刻意讨好她。
最终,林峰还是决定提出分手。他说,“对不起,我配不上你”。杨晴照旧歇斯底里地搬出那句“我对你那么好”,可惜箍已经被脱下,咒失灵了。
莫泊桑说,爱情是生活中唯一美好的东西,但却往往因为我们对它提出过分的要求而被毁坏了。用付出和牺牲去绑架恋人,要求恋人付出更多,无疑是过分的要求。其结果,往往会与初衷背道而驰,付出者心力交瘁,接受者压力山大。
付出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付出和牺牲的补偿心理。在各种关系中觉得自己在牺牲和付出时,付出感就会变得强烈。付出感越强,越希望能够收到相应的回报。收不到时,或者闷闷不乐,或者怨气冲天,渐渐把自己变成一只刺猬,让身边的人想要逃离,远处的人不敢接近。
当付出感累积,生出怨气时,与幸福就渐行渐远了。
2
在爱情或是友情中,大家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觉得不合适可以分手绝交各自天涯,而家人却无法选择。通常,我们的父母就是那个付出感最强的人。
用付出感来激励孩子,是很多中国家长惯用的教育方法。
“花了那么多钱让你去上补习班,就是让你来睡觉的?”
“为了陪你上学,我班都没上跟着来伺候你,你就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
“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你却这样忤逆我。好,那我就当没生你!”
“我们砸锅卖铁供你上大学,就是为了让你嫁到外省去?见你一面还得牛车转马车!老了没人伺候!到了快咽气的时候都不一定能见到最后一面!”
这样的话相信大家都多少听过一些。我一个朋友,他爸爸十年前因为成绩退步和他说过的话,他到现在都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我从小没动过你一根手指头,上初中说要自行车立马给你买了。你还想怎么样,自己寻思去吧。”
这样的教育方式,表面上是父母对孩子爱之深恨铁不成钢之切,而其根本,却是用付出感来绑架孩子,要挟孩子听话。这种付出感常常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成绩退步的时候,甚至不敢回家,不是怕挨父母的责骂,而是受不起自己良心的拷问。
谁都不想被内疚感绑架。
所以,付出感太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总是会不惜一切代价,远离父母的掌控。而那些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过早自绝生路的孩子们,遗书里往往都会有一句沉重的“爸妈,对不起,我没给你们争气。”
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出来的孩子,往往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负担。即使能逃脱父母的控制,也难逃出自己内心的歉疚。孩子活得不快乐,父母也一定不会幸福。
相比之下,付出感弱的父母,自己和孩子都会幸福很多。明白自己的付出无需回报,对孩子的爱意会更加纯粹,对孩子的人生会少很多一厢情愿的期待,也能愉悦地享受付出的过程。就像歌中所唱,“宝贝,你听到了吗,不必给我任何报答,养育你的日日夜夜,我已收获,最美的时刻。”
在我成长的每个关键时期,爸妈都特别给力,或者说不遗余力。中考成绩不理想,爸妈交了高昂的赞助费把我送进市一中,之后,又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爸妈因此多吃了不少苦。
然而我从爸妈身上,从没感受到不堪重负的苦逼感,而是“庆幸自己能给孩子提供更好条件”的骄傲。
到我成年时,爸妈更是一早就表明立场,“老了不用你管,我们有退休工资,保险也买好了,你自己过好,我们就很开心了。”
我不会因为父母这样说就真的撒手不管。相反,父母的这种心态对我影响至深,让我更善良,更愿意付出,而不是一味去计较回报。
付出感越弱的人,越能够从付出中获得快乐。因为有能力、有机会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3
人的幸福感,往往由亲密关系决定。
而亲密关系,是情感能量的流淌,是无条件的。付出感却往往掺杂了利益的计较。
试想一下,你为情侣准备了一份生日惊喜,看到TA开心的样子,你也觉得快乐而且满足,这是爱意的流淌。而当你过生日,TA送你的礼物让你不满时,你想到了自己的良苦用心,顿时觉得委屈无比,这就是付出感在作祟。
在任何的关系中,强烈的付出感都会变成关系更进一步的障碍。如果你总觉得“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也该为我做些什么”,心态就永远无法平衡。负能量逐渐积累,渐渐感受不到幸福。
而想要减轻自己的付出感,其实并不难。
首先,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付出。
付出感越强,说明你的付出越不情愿。逼你在一段关系中不断付出的,往往并不是接受者,而是你自己内心的魔咒。当你无法从付出中得到快乐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反思自己:我是因为享受这件事而去做,还是因为觉得应该这么做?
做喜欢的事,即使很累,也会做得很开心。而不喜欢的事,哪怕逼自己做了,也会因为强烈的付出感,而削弱自己从中获得的幸福感。
觉得不值的时候,应该劝自己停止付出,或者放弃这段关系。而不是时刻把“我为你做了这么多,而你为什么不为我做点什么”挂在嘴边,利用对方的内疚感进行道德绑架。
付出感给对方带来的内疚,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其次,定位好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真正地位再去付出。
你们只是同事,你却非像对待朋友般推心置腹,同事自然对你敬而远之;你们只是朋友,你却非像恋人般儿女情长,朋友自然会被你吓得落荒而逃。
不同的关系之间,有不同的界限,认清楚自己的位置,才不容易越界付出。
付出刚刚好,幸福才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