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的《秘密花园》里说: “If you look the right way, you can see that the whole world is a garden.” 这花园里的万千物种,有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以强身去疾,无论是草木花果或是动物昆虫。
对草药的好奇,始于花果皮茎根成药后的美丽外形,蕴藏着时光赋予的那种,古老的味道。古装剧里医者越岭采药的气魄,将本草与禅与道结合的智慧,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无不令人着迷。
很久之前就看到过关于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荐文,也曾找出来看过一段,只是那时候没静下心来,就很快抛之脑后了。
也许因为许嵩的《海上灵光》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涉及了些对上古文明返璞归真的探索,读的时候就突然想起这蕴含了上千年古人智慧结晶的中医药,然后一鼓作气看完《本草中国》又看《本草中华》。
论画面和美感,行云流水,大漠雪山,田野森林,木屋黛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失高雅。
一群人走过春夏秋冬大江南北,在最接近阳光雨露的地方,遇见最纯净美好的故事;在最接近生死存亡的境地,认识最勇敢真实的灵魂。
论选材和科普,从部分本草的产地,到炮制过程,以及用法药效,记录了传统方法,古人的智慧。
莲,自古以来便为文人墨客所称颂。而在中药里,有着“一莲出九药”的说法,从荷花、荷蒂、荷梗、荷叶到莲藕、莲子、莲心、莲须、莲房,均可入药。荷叶,人尽皆知,但其效用却鲜有人晓。
七白,白芷、白蔹、白芨、白术、白芍、白茯苓、白玫瑰,不仅仅名字好听,各有各的药用,当把七味药一起磨粉制成面膜,便可美白、净化皮肤、收敛毛孔,祛斑消皱。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古话人尽皆知,也是“青黛”的由来,“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 拔毒 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浸泡几日的马蓝遇上石灰,经猛烈冲击碰撞,黛色应运而生,可用于布染,亦可纯化晾晒后服用。《中国药典》记载,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之效。
可观可赏,可美容养颜,可强身健体,可以说这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将世间万物几乎运用到了极致,还依然在探索前行。
论故事和情怀,有爱情亲情的甜蜜,有药材濒危的忧苦,有工艺迭代的心酸,像本草的五味杂陈。
白首人之间的爱情,没有干柴烈火没有甜言蜜语,只一个眼神一碗饭就让人羡慕不已,那般从容,那般简单。
天然野生的药材,由于采集过度或是繁衍缓慢,亦或是城市化建设的逼近,让采药人心生惋惜,思虑过往,思虑来夕。
古法制药的技艺,是数千年的经验无数人的钻研,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器具,如珍如宝代代相传,现如今只能躺在博物馆里被高速的钢铁所替代,渐失生息,渐被遗忘。
也许有些采药人一生清贫,但岁月留给他们的不是沧桑,而是刻在一条条皱纹里的智慧和安宁。
以本草煮一桌好菜泡一杯清茶,是辛劳之余的温馨闲暇;吼山焚香叩拜,这些采药前期的准备,是祖祖辈辈恪守的规矩,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从种植或找寻到采摘炮制漫长的等候,是一场修行,是探索自然体味生活,是发现自己听从内心。
一味本草,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先贤们的智慧,是几代人的坚守;是岁月年华,是勇敢尝试,是辛勤汗水;是回忆,是思念,是传承。
纵使这社会发展再怎么迅速,那些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匠人匠心、独家技艺,都不该,被掩没。《本草中华》有言:历史传承下来的工艺,有一些功夫,慢慢地就失传了,可其实只要人们想留住它,它就会留下来。
只是,像《本草中国》的许贞导演所说的:“我们这一代人,不是说没有情怀,其实很多东西,到了我们这一代它真的是断了,我们不知道,可能很多东西摆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它是什么。”
——此木
(微信公众号:兰屿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