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种母亲节,父亲节很盛行的时候,我竟不知道母亲节就这么快的到来了。
昨天我和一位小朋友一起乘车回家,听她跟我说起的悄悄话里,说到明天就是母亲节,她打算晚上回去就给自己的妈妈做一份礼物。当我问起她给做什么礼物时,她却莞尔一笑,故作神秘的不肯告诉我。
早上,打开微信,各个群里,关于母亲节的祝福和表情铺天盖地而来,我的心里却泛起一股苦涩。我从未在母亲节时给母亲送过任何礼物,现在也不会了,因为她已经离世快两年了。
像我这样的年龄层次的,大多都没有在这天正儿八经送礼物给母亲吧,最多就是打电话问候问候!
关于母亲,从生病住院到去世,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浓缩了关于养育我二十多年和婚后断断续续关爱的回放,在最后的时候,母亲还是很放不下我。
或许每一个母亲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心心念念的仍是放不下自己的儿女和丈夫,至少母亲是这样的。然而,母亲是这样的放不下我,可我却是所有的兄弟姊妹中,过的最好的一个,不仅有自己的事业,还有从校服到婚纱的老公,始终如一的爱着我。我的儿子英俊帅气,婆婆对我像亲女儿一样,可以说,我是上帝的宠儿,一切能被人们说上好的,我都能沾上一点点。
母亲的一辈子是在老家农村里度过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嫁给父亲时,家里的老人都去世了,母亲这样的,按当地话说是“单帮人”。婆家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只有外公外婆能依靠。我和哥哥从小跟着母亲一起在农村里长大,是外婆帮着母亲照顾我们兄妹的。看着母亲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风里来雨里去,一方面是为母亲心疼,叹母亲的命苦,一方面在心里也默默地告诫自己:长大后,绝不落在这农村里,像母亲这样一辈子辛辛苦苦地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耗尽自己的一生。
自我告诫使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我一直朝着那个方向进发。长大后,我在另一个县城里工作,并很快地成了家。母亲并不看好我们,这件事使她生了很长时间的气,直到看到我们逐渐有了起色后才慢慢改观。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就从来没有闲过,一直都很忙,我接她到我家来,她总是推来推去,不是说忙就是说不习惯,一年到头都不肯到我们家里来。直到有病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回去看她,听着她抱怨爸爸,控诉儿媳妇的种种恶行,越说越气,说的我也为她心焦,然后在众亲朋的劝说下,跟我到我家来。
因为不会用我们做饭的灶具,她极少去做饭,大部分时间我做饭,无论我做了什么饭,她都称赞我做的好香,比她做的好吃。其实我心里明白,母亲不是不会做,她总是把时间花到庄稼上去,对于吃的东西要求很低。因为常年的劳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年四季,不干庄稼活就很不习惯。
小时候,我常看到母亲在干完活回家后,在又累又饿的情况下,吃着饭的情景,我一直都忘不掉那一幕。
蠕动的嘴角,咀嚼着饭食,喉间下咽的肌肉用了很大的力气,一点一点地滑下去……母亲累得连吃饭的力气也没了。但那时的母亲在吃完饭,打一会儿盹后,精力又惊人的恢复了,就这样母亲又开始了她的耕作。
自从母亲第一次晕倒后,她好像也知道自己的情况,经常说起生死的问题,但我们总是极力把这个弱化到最轻松的程度,其实心里都很明白,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了。
我接她到我们家里来,做适合她的饮食,提醒她按时吃饭。因为她的血糖高,饭前要打胰岛素,她常常不记得打,血糖升高导致她整日头脑昏昏沉沉的。有了我的细心照顾,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人也有了精神,好了没几天又闹着要回家。
回去没几天,因为整天忙着庄稼活,饮食不规律,血糖再次升高,引发了很多的并发症。这一切他们都没有高告诉我,等我再回去时,情况并不是我认为的,只要再到我们家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就会恢复的那样,母亲的血液也查出了问题。
也许,这都是人的命吧!村里相熟的人都说母亲的病是自己造成的,是她不懂得如何爱护和保护自己造成的,连父亲也这样说。庄稼早让她给别人种,但她不肯,她没有料到这一次她挺不过去,她以为就是血糖的老毛病,药没保证按时吃,饮食也不规律,每天出去迎着大太阳干活,晒着,下雨了也淋着,父亲和亲朋们怎么说她都不听,她以为自己身体底子好,就不肯好好呵护。是她自己的以为害了自己。
关于母亲的许多事不敢去回忆,因为太痛了,写过了母亲去世前的那些岁月,每次都是流着眼泪写完的,到后来慢慢地不敢写,不敢去回忆。如果说失去亲人的痛,是生命中必有的一种体验,那么我只愿在亲人最后的日子里能毫无遗憾地去陪伴她。
你陪我慢慢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有人觉得这更像是爱情,但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儿女和父母之间的爱。在岁月的长河里,因为有了这些斩不断的联脉亲情,生命才有了另一种区别于爱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