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单独运行的。
这是我今天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一书中读到的金句。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给自己所做的事贴上某个领域的标签,然后觉得,我只要专心研究这一个领域就可以了,百通不如一精嘛。
这很正常,因为人的本性厌恶混乱,贴标签可以让事情简单化,避免复杂的深度思考,省心省力,何乐而不为?——这就是多数普通人的想法。
然而,事实是,不论在任何一个领域,一旦涉入得足够深,就一定会涉及到一些其它领域的知识,有的还对相关领域的研究造诣有相当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纵观科学史会发现,越是千古传颂的伟大科学家,越是在许多跨学科的领域同样有着非凡的成就。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这样的困惑或经历?
我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去打会游戏——于是逃课去了网吧。
学一样业余爱好正嗨,旁人冷冷抛来一句——学这个有什么用啊?能涨工资么?
……
李笑来老师曾一语道出真理:正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才要学啊!
就像当初不知道PS用什么用,但就是学了,结果直到现在还是工作中让我省时省力又获得领导赏识的神技能。
刚毕业时明明不是做销售的工作,我却花钱跑去学销售沟通的技能,结果也是直到现在当时学的许多技巧和思维方式,仍然能够指导我的行动。
正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才更要学,因为如果等非用不可了,才去临时抱佛脚,不是太晚,就是要交更高昂的学费。
做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知识体系,是各种交错复杂相关联的,并不存在根本意义上的“单一学科”。
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分科: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本质是人类为了方便知识的吸收和传承,所做的人为划分。所以在古代知识体量没有这么大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的分支出现 。
而所有的知识,既相异又相通,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巨大海洋。
所以成甲老师在书中又说——
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
为什么有些人学知识更快?我在《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主题阅读【3】》中,把原有的知识体系比作海绵,把要学的知识比作水,海绵越大吸水力就越强,也是这个道理。
因为我们吸收知识过程,就是把外来的知识缝合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缝合的关键,就是寻找外来知识跟现有知识的关联。
所以当各种在底层联系起来的知识构成一个体系后,原来的知识体系越庞大越稳固,新的知识就越容易找到相关之处,然后加以缝合,最终吸收。
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靠不断地刻意练习来习得的,当我们每次接触到新的知识,可以试着去思考以下几点:
1、这个知识的本质是什么?
2、它和我现有的某个知识是否有相似之处?是否可以关联?
3、它和我原有的类似知识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会造成什么结果?
4、我是否马上就能应用它?如果不能的话,未来可能在什么场景下我会用到它?
从这几点去思考问题,养成习惯,你就会发现——
这世上本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不会运用知识的人。
【END】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