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均被赋予了特定的角色,从伦理关系上可能是父母亲、子女,从社会关系上可能是朋友、邻居,从职场关系上可能是同事、客户等,培训师是组织内部不可或缺的人群,培训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部影视剧作品赋予的全部角色,具体来说:
一、编剧—开发设计作品
当下的电影市场可谓炙手可热,《战狼2》58.6亿票房、《红海行动》近37亿票房、《唐人街探案2》近34亿票房,一部电影的收益远远超出部分制造型企业多年的营业总额。当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每一部高票房电影都与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感同身受的观众体验,逻辑结构清晰明了的叙事流程息息相关,说到底与编剧的价值密不可分。
多数培训师亦然承担了所讲述内容的开发设计角色,内容的深浅、资源的多少、进程的快慢、论证的松紧都要在课前做了周密的设计。所以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便是培训师必备能力之一,缺少有价值、有设计的内容,再牛掰的培训师,恐怕也只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关于课程开发将会在未来专门论述。
二、导演—协调控制现场
课堂上询问大家导演在一部影视剧中的作用,有人说“喊CUT”、“挑演员”、“潜规则”。哈哈,真是“高手在课间”啊!
百度百科是这么来定义导演的“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导演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者,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能体现出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同理在培训课堂上,尽管事先有足够的准备,实际授课过程中,仍然会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动环节,这些其实就靠培训师的随机应变,发挥协调控制的作用了,所以培训师要能HOLD住场。
三、演员—演示示范要点
如果你要去看电影,面对多部同时上映又不太了解的电影,你会如何选择呢?很多朋友不假思索的告诉我,那得看主演是谁。确实如此,就像很多商家选择明星代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演员对于一部影视剧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前段时间,网络上纷纷扬扬关于小鲜肉拿天价片酬,引发了网民的担忧和恐慌,长此以往不堪设想啊!
对于培训师而言,要想解决学员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就必须给予必备的知识、实操的行为、突破瓶颈的绝招,而训练常用的“讲、演、练、评”流程就不得不用,这里的演包含演绎和演练两个含义。
记得很久以前听性格大师乐嘉老师的课程时,为了体现外向型性格活泼好动甚至夸张一面,乐老师直接躺在了地上来演绎,而讲到了另外一种外向型的强烈的控制欲甚至飞扬跋扈,则直接跳上了讲台咄咄逼人的叭叭开讲。当然这样的演绎方式,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不过确确实实现场感同身受,让人记忆犹新。
培训师在课堂上能有身临其境的演绎,学员才能有切合实际的演练,培训的效果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保障。
这里是TTT导师刘明源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