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家长会的几篇文章,我受益颇深,想起我们常常的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努力成为“别人家的家长"
我们一直让孩子努力成为我们想的样子。确不能先正确的认识自己。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欲律娃,先律己。电子化的今天,有多少人是拿着手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看着电视要求孩子孩子好好读书。打着王者荣耀命令孩子去完成作业……一部手机毁掉了多少父母和孩子之间快乐时光,毁了多少本该有的陪伴,毁了多少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甚至毁了多少孩子。放下手机,把有余的时间去陪孩子。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满足感。不要成为孩子的手机爸妈。
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父母孩子老师三方齐力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孩子学习不好,不是老师偏心,不是座位不好,不是同桌捣乱……。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笑点,
老师以4G的速度讲
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
学神以3G的速度记
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瞅
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
还有个别孩子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
我的孩子就属于听着听着就掉线的。后来和老师沟通分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我们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家里没有书房,孩子在客厅做作业。妹妹一会过来喊一声,爷爷奶奶看一下,孩子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形成习惯。所以才导致不能一心一意的去一件事情,上课也跑神。后来我们搬到卧室,把闲杂人员都拒之门外以后,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进步特别明显。一个孩子的好习惯是成绩的关键,也是平时生活的反馈。
特别是读《餐桌围坐》!不仅被姑姑的教育方法吸引,还被姑姑的博学所震撼。一篇文章让多少人汗颜。博学的父母是孩子的福音。如果我们不够博学,那就多读书吧!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书是我们最好的粮食。教育是随时随地的,激发孩子对身边的事物疑问和求知欲,如果不能像“姑姑”一样博古通今,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块寻求答案。因势利导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