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本色面前,撕开自己,打碎自己,重塑自己,这是我的故事,更是你的故事。—乐嘉
乐嘉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光头、快嘴、非诚勿扰、夜问、超级演讲家、性格色彩分析师感觉好牛逼的一个人,他的过去我一无所知。可是,现在有一个人讲述着他自己的故事,把自己撕开了鲜血淋淋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说我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他说我欲望无限。
他说表面皮笑肉也笑充满积极乐观,骨子里流淌着颓废消极,他说我歹毒阴险。他说......很多、很多。
席慕容说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掉自己的眼泪。
乐嘉说《本色》写的是我 ,说的是你。那到底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呢?《本色》不是一本性格色彩学,而是他的一本随笔。书中乐嘉也会谈《非诚勿扰》的幕前幕后,谈自己的台上台下,谈自己的圈里圈外。
他不掩饰自己初次参与时的失败与沮丧,不掩饰对节目需要而剪辑出非真实乐嘉的无奈和埋怨,不掩饰对自己表现越来越好时的欢喜和得瑟。
但他也会珍视和孟非、黄菡的同台之谊,也会感激编导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还会感慨很多观众和嘉宾所展现出的人间百态。《非诚勿扰》捧红了乐嘉,乐嘉也成了《非诚勿扰》因为有他在我才会看这期节目。
虽然人红是非多,但是,乐嘉并未陷入是非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而是保持一颗本色的心任你们闹腾,跟我们何干。是真是假,自行体会。你也可以把《本色》看成是他自己的回忆录或者是忏悔录。还记得吗?卢梭当年写《忏悔录》的时候,也这么出名了。可以学习、学习嘛~~
书中特别说到这样一段话:看一个年轻人未来是否有作为,要看他周围有多少年长的朋友;看一个中年人还有没有生命力,要看他周围有多少年轻的朋友……就要学会从现在开始,就尽已所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和值得帮助的人。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育女和养儿篇,为什么喜欢这两章呢?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趣、走心的老爸,一个父亲敢赤裸裸的说一些当代的父亲很少甚至不说的一些大实话,真的实属不易,况且还写在了《本色》更加是非常之难得的。
书中乐嘉写到青春期的儿子喜欢看毛片,但是乐嘉的做法并没有像大多数父亲那样拿着毛片去质问自己的儿子,你怎么能够看毛片呢?你为什么要看毛片呢?他只是默默的收走了他儿子的毛片。人是个有情感诉求,有欲望的动物,看这些东西都很稀松平常。(请轻喷我)有些问题其实作为父亲都是知道的,(包括我们父母)但是他们羞于脸面,羞于表达,很多的东西他们都不愿意去提及以及和自己孩子去诉说。
又或许父母觉得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学校会有一系列的生理课学习不需要他们教育,况且大部分父母也会认为老师还是比他们专业一些,所以不给处于青春期的我们科普这些生理知识。
可是乐嘉他敢于和自己的孩子去分享自己他曾经作为青年成长期所经历的一些感情和心理问题,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生活。作为一个父亲敢明目张胆的和自己的小孩谈论性,谈论手淫,谈论避孕套,这个还是需要勇气的,不过最后乐嘉也还是在规劝自己的儿子,“没事别老看,看多了对自己的长远性福有百毙无一利”。
还有就是他的育女篇章小节里面,乐嘉有关于自己对女儿的一些希冀,一些愿望,有关于他女儿学习成绩的,关于阅读的,关于业余生活的,关于恋爱的还有最重要的关于做人的。从那些字里行间其实可以看出乐嘉对自己的女儿是何等的喜爱,何等的重视。
当我们每天忙碌着、奔波着、赶着去上课、赶着去坐车。赶着去上班、赶着去约会。突然有一刻,你在拥挤的人群中停下脚步的时候会不会很想问一句。
我为什么要这么赶?我赶着去干吗?然后你会发现你剩下的只有茫然。你发现自己已经多久没跟自己对话了,越来越浮躁的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越来越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观点,那就可以学习乐嘉的这种与自己对话。
对于书中“修行”的话题,我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修行当中,当然乐嘉的修行,在我看来更具有那种仪式感,是真正的到一个道观里面修行七天的时间,再里面要禁语,对于一个靠演讲过活的人,想想也可以知道七天都不能说话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个多么大的考验以及煎熬。“独行”它的小标题是“自驾江湖的乐趣”。
一个喜欢独行的人,去任何的地方旅行都是一个人,事先也没做任何的攻略,想去哪里就去那里,完全不会像一些人去之前做好所有的规划以及会遇到的麻烦。
记得《平凡的世界》里说到:有些人在最痛苦的阶段通过观赏别人的痛苦而获得了平衡跨过去了。
或许这本色如你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