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瞬间吗?
你有过想要逃离有家人却不温暖的家的念头吗?
即使你很漂亮,很优秀,却始终觉得自己融不进一个圈子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作者塔拉的自传体小说。她出生在一个破铜烂铁的废料场,贫穷、无知陪伴她十六年,直到她开始了求学之路。但是,一切并不顺利,一个人想要融化冰封十年的大地,谈何容易。更何况,这些冰封的东西渗入血肉,甚至是你穿的衣服上。
但是,她一路披荆斩棘,十年间,进入大学,获得剑桥硕士,取得哈佛博士,最后在英国就职。从她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塔拉善于抓住机会。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冲破束缚,走向成功和幸福,不是因为良好的出身,不是因为富足的家庭,而是拥有善于抓住机会能力,在每一个微光的缝隙里抓住机会改变。
01 挥之不去的痛苦,是自我重塑的开始
塔拉自小生活在爸爸 搭建的废料场里,废料场在群山之下。自从她能够做些事情开始,弱小的身躯便开始活动在废料场,与各种各样的废铜烂铁打交道。她以为那就是本该如此的生活。
爸爸常常说要世界末日,她在冬天到来之前就一度活在焦虑之中,不停地煮桃子、做罐头、存起来,煮桃子、做罐头、存起来。爸爸不允许他家的孩子去上学,仅有的时间也是读摩门教教经之类的内容。
其中一个哥哥肖恩,时而对塔拉很热情,时而对塔拉很暴力。他会扯住塔拉的头发,拖拽至卫生间,头按在马桶里。类似这样的场景,出现过很多次,甚至断过脚趾。
躲在地下室看书,偷偷抽时间准备大学考试,提防着随时暴怒的肖恩,这些都成了塔拉挥之不去痛苦。
路易斯·海的《生命的重建》中告诉我们:
意识到痛苦以后,便会减轻潜意识的痛苦。
因为你已经在感受到痛苦的这一刻,选择开始治愈痛苦。即使很难,但是我们依然会走向疗愈。
02 根深蒂固的常识,是可以被打破的束缚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起点,我们所知道的常识都来自爸妈。在我们还没有生出理智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认识的最初的世界。
塔拉的爸爸一直说,要2000年是世界末日,要储存足够自给自足的食物和能量。爸爸说学校是政府给人们洗脑的地方。上完厕所不需要肥皂洗手;生病不需要吃药,否则会中毒;女生穿得不和规矩就是妓女。
可是,外面的世界并非如此。过了2000年,世界依然存在;泰勒是第一个自考大学读书的人,他没有被洗脑,与肖恩完全不同;外婆、大学室友都用肥皂洗手;初恋男朋友给了她第一颗退热布洛芬;大学时,礼拜天的教堂里很多女孩子穿得很好看。
这些都是让塔拉觉得她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常识。
到底什么样子才是对的?
那些渗入血液的常识不断撕扯着塔拉。《学会提问》中,指出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掌握自己信念和结论。与之相对的选择是,谁是我们最后遇到的人,我们就甘愿做谁的精神奴隶。
塔拉就是在矛盾中逐渐长出自己飞翔的翅膀,打破束缚,做自己。
03 永不放弃的信念,是重塑自我的曙光
原生家庭缺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原生并不都是百分百的错误。
塔拉的爸爸偏执、强制,试图掌控家里的一切。在废料场的工作极具伤害性,而且对女孩子来说更加耗费体力。她要站上房顶,要在铜铁中抵御尘土、污垢以及汗水,在灰暗的地下室里自学大学考试的内容,在艰难的生活中打工与学习。
不管她在哪里,都从未彻底放弃重塑自我。即便她有很多次徘徊,犹豫,但始终没有放弃即将破茧的自己。
《为何家也会伤人》中提到,
当孩子直到这种变化可以由自己带来时,也就不会再将导致家庭问题出现、延续的责任全都推给父母,而是会试着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塔拉和泰勒用自己的人生蜕变告诉我们,教育让我们改变。
最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中译本的书名。我很喜欢这个书名。文中的巴克峰和落基山是塔拉从小生活的地方,是生命中真实的山。而属于自己的山,可能另有存在——书山。这个翻译特别适合中国话,一种蜕变的、自由的隐喻。原版书名为《Educated》,直译为《受教育》。但是,我们对教育的窄化,仅仅变为了学校、教科书、课堂。塔拉也是到学校读书,但是,最根本的是不放弃自己的思考,抓住每一个机会。
我想到了《心灵捕手》这部电影,数学天才也有着类似塔拉的人生境况。主人公在大学当清洁工,在建筑工地搬砖等等。他们在纠结与痛苦的人生中,不断尝试突破当下,在每一个有光的时刻,照见自己,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