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大媒体平台都被“活体机器人”刷屏,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惊叹电影里的高科技终于实现,有的则对“活体机器人”表示担忧,对“活体机器人”进行大体了解后,我有以下粗浅看法,当然不能与专业人员相比。
活体机器人是如何实现的
活体机器人的构建首先选择了两类细胞,一种是表皮细胞,为了维持机器人结构的基本稳定;另一种是心肌细胞,为了让机器人运动起来。骨骼肌细胞与心肌细胞都可以运动,但是骨骼肌细胞需要我们给它一个信息(刺激)才可以动,而心肌细胞自己会自发运动,就像我们四肢运动时必须要大脑控制,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
细胞确定后就要获得,将爪蛙胚胎细胞分离后单独培养,然后再把他们用外力挤压在一起,细胞分泌或者部分细胞转化而成的外基质会把两团细胞粘在一起,最后进行细微雕刻即可得到活体机器人。
为什么叫可受计算机编程
因为细胞运动的方向、幅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让机器人按照想要的轨迹去运动,必须改变机器人的形状。如果人工一个一个的去组合实验工作量太大,所以就利用计算机去建模机器人并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之后只需要按照建模去雕刻细胞团即可。这次的活体机器人可以按照直线、圆形去运动,就是按照计算机建模去雕刻的结果。并不是说计算机输入指令让它随意变形、运动。
三,活体机器人构建成功的前景
首先为细胞的研究开拓了思路,这种新奇的方式有助于以后研究不同的细胞之间到底是如何联系为一个机体、如何确定各自分工的,这对于修复机体损伤、治疗由细胞病变产生的疾病如癌症等提供有效手段。这次是两种细胞,未来可能是三种、四种甚至更多种。
其次,这种机器人可以运动,未来是否可以将药物或者其他物质带到人体内的指定位置,然后机器人再被人体细胞分解,或者机器人将人体内沉积不能排除的垃圾带出体外或易排出的地方,为未来医疗发展则是一大助力。
最后,是否可以将生物活体机器人与普通微型机器人相结合,用于监测人类以及其他物种体内各种现象,对于揭露生物体的奥秘有着重大意义。
四,活体机器人会很快来到我们身边吗
答案是不会,我认为活体机器人实际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工作量大。为了制造使用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机器人,不可能人工一个个的去建模、雕刻,再大规模生产前,活体机器人不能全面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其次,适应性差。活体机器人是由细胞构成,注定适应性极差。例如在不同的生物体内、海水、不同溶液中,需要考虑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外界浓度大,细胞会失水而死,外界浓度低,细胞就会涨破。对于这种问题,或许可以在机器人外表使用特殊细菌的方法来解决。
除此之外,抗原性强。即活体机器人进入身体后,会引发过敏反应,被身体认为是有害的细胞,进而消灭掉。所以对每个人、每个生物都要单独设计不具有抗原性的活体机器人,真正实现很麻烦。
最后,寿命短。在没有外部营养摄入的情况下,活体机器人只能生存一周左右,在某些特定的工作中远远不够(比如在机体内进行探查、检测工作),所以不得不增加细胞种类使其拥有储存能量,构成代谢循环,但也意味着机器人体积增大。
五,活体机器人会变坏吗
活体机器人是由我们人类构建、编辑而成,只要人没有坏,我相信活体机器人也只是为我们服务的工具而已。至于是否会产生意识的问题,只要我们严格控制细胞种类的使用,或许不会出现。万一出现了,就是一种人造的新生命,则需要依靠法律及科技共同决定它的去留了。
虽然活体机器人实现起来不难,但是研究者已经用新奇的想法为我们揭开了未来生物学、医学的一角神秘面纱,我们对未来科技充满幻想,在不懈的实践下,幻想必将逐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