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试图填补想象出来的不满与欲求的深渊,因为它们感觉起来是如此的真切;然
而,产生更强烈的欲求,并屈从于可带来暂时缓解的东西,这样的循环往复,始
终无法让我们满足。各种各样的力量令人错失当下的圆满与美好,让个人的完整
性大打折扣。
探讨正念怎样帮助我们看清自己
的习得性联想、主观偏差和由此产生的反应。一如巴彻勒所说:“关键是,对于
能影响你生活质量的行为,要获得能实现改变的实践知识;反过来说,理论知
识,对你一天天地怎样在这世上生活,可能没什么作用。放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反
应,人便逐渐带着充满关爱、善意、同情、无私的喜悦和平静的意识,栖居在整
个世界里。”
这种“觉知”,就是正念的根本:清楚地看到自己陷入行为之中会发生些什么,进而发自内心地“瞧不上”。
RAIN
·识别/放松(recognize/relax):识别出正在腾起的东西(如,你的渴
求),放轻松。
·接受/允许(accept/allow):就让它在那儿。
·探究(investigate):探究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想法。(如,问:“此时
此刻,我的身体或思维里发生了些什么?”)
·注意(note):关注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
首先,识别
(recognizing)出欲望或渴求的到来,放松(relaxing)地投入它。既然它来
的时候你无法控制,那就承认或者接受(accept)这股浪头本来的样子;不要忽
视它,不要让自己分心,也别努力想对它做点什么,这是你自己的体验。找一种
适合你的方式,比如一个单词或短语,或者简单地点点头(“我认了”“来了来
了”,或者“这就是它了”,等等)。要赶上这股渴求的波浪,你必须仔细地研
究它,在它累积的过程中探究(investigating)它。你要问:“此刻,我的身体
感觉怎样?”别主动去找。你要看看什么东西来得最明显,让它来找你。最后,
跟着它走时注意(note)你的体验。你用来形容它的单词或短语一定要简单。比
方说:思考、肚子躁动、腾起了感觉、灼热,等等。紧紧跟着它,直到它完全消
退。如果你分心了,再次用上面的问题回到探究环节:“此刻,我的身体感觉怎
样?”看看这一回你能不能驾驭着它直到彻底消失,驾驭着它回到岸边。
有关合群的这场对话似乎指向了一个存在主义的问题:我重要吗?从进化的
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又涉及一个生存问题:“我重要吗”能否等同于生存概率的
提高?从这个角度看,生存是社会性的:提高人在等级秩序里的地位,不遭排
斥,或至少知道自己相对于别人的位置。
在行为
心理学中,这种“他们会还是不会呢”的不可预测性,是间断强化(执行行为
后,只在部分时候给予奖励)的一个特点。不足为奇,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就在老
虎机上采用这一类型的强化时间表,赢钱的时间表似乎随机,但赢钱概率又足以
让我们继续玩下去。
当我们感到焦虑、无聊或孤单时,我们会更新自己的状态,呼喊
Facebook上的各类好友,后者给我们的帖子点赞,或者写一条简短的评论,以
此作为回应。这样的反馈让我们相信,我们与他人有着联系,获得了关注。换句
话说,我们学会上网、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一些东西,以求获得暗示我们合
群、我们重要的奖励。每当我们感到了宽慰,便得到了强化,孤独感消散,这种
连接让人感觉良好。我们学会了回过头来索取更多。
一如前文所述,间歇强化带来最有力、
黏性最强的学习。打开电子邮件和短信通知,以求随时接听、反应迅速,我们把
自己定位得很像是巴甫洛夫的狗,经过训练,狗一听到摇铃铛,就分泌出唾液,
期待获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