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得到的时候,罗胖讲了一个37%理论。
在你面临一大堆选择,又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的时候,你考察到总数的37%就该下判断了。在这个点停止考查,做出判断,是成本收益最优的点。
他举了个例子,你希望在30岁之前结婚,那根据这个算法,你在23.7岁的时候,最好就要在你人生遇见的人中做出选择了,因为这是收益最高点。后面你可能还会遇到更好的、但也有极大可能不会,不是吗?
我处在这个时间段了,突然觉得有点可笑,因为这差不多是目前我人生中最混乱的一年了。强迫自己意识到了很多之前一直在逃避的事。
近几年,一直处于只管自己就好,不用理父母,反正他们还年轻的状态中,每月挣自己的花自己就好。
从小时候,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超伟大的女政治家,跟爸妈说要给他们买海边的大别墅,要带他们出国玩。到渐渐的,这些话提都不敢再提,因为渐渐觉得没有能力做到。
22的时候买的耳钉,一直戴在上一排的耳洞上,说要提醒自己26以前,一定要带爸妈出国痛快玩一趟。耳钉卸下来清洗的时候掉了,对自己的承诺好怕也就这么掉了。
人总是会下意识的选择容易的路走。
不早起了算了,不运动了好了,看什么功能书呀,看会小说好了,化妆的时候不学语言、不听视频课,听歌好了。一点点的好了慢慢吞噬了我。
一直觉得人生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它的可能性。
真的,你不知道下一秒能够发生什么,就像四个月前的我,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跟小我几岁的小弟弟在一起,在他慢慢带出我所有的依赖、爱撒娇后,火速分手。又处于计划再次出门闯荡的过程中。
也算是蛮丰富的一年了。染了蛮多的发色;撒了好多娇;收获了很多的爱;看了很多小说;听了数不清的视频音频课;终于开始了学西班牙语、重练吉他、学架子鼓;慢慢控制自己买东西和吃甜食的欲望。不断重塑自己的人生,也很棒啦。
成长起来,毕竟我们是自己唯一的依靠,还得做父母最放心的后盾。
世上唯一恒常的是无常。
一件事如果可做可不做,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就去做,因为会带来大量的非期然后果。
一直在心上的两句话,说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