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顶岗—置换”实习培训项目,实施已经多年。其成效是显著的,优点是明显的!笔者所在学校自2012年承担此项目以来,已经实施了四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既解决了毕业生实习平台缺乏的问题,又解决了一线教师接受再教育(进修、培训等)时空受限的问题;既满足了高校毕业生实习需求,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落后地区实习匮乏的问题;既练好了后方的兵(高校即将毕业的准教师),又练好了前线的兵(一线教师);既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又解决了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总的来讲,此项目的实施是利大于弊的!从理论论证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理论就是理论,它不是实践!理论与实践总是有距离的!学前“顶岗—置换”实习培训问题是个庞大的问题,涉及到投入产出、联动机制、监督保障、权责…诸多问题。这里仅就其中的核心问题做分析,即“顶岗—置换”师生的角色定位问题(以下简称“定位问题”)!
为什么说“定位问题”是核心问题呢?首先,从项目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一二了。学生“顶岗”,教师“置换”。一边是实习生,一边是置换出来参加培训的教师。这两大核心主体已经体现在这里了!第二,师生的联动是“顶岗—置换”有效推进的途径!任何一方不动或动得不好,必将影响项目的推进和实施的效果。第三,顾名思义,高校毕业学生参加“实习”,一线被置换的教师参加“培训”。师生在其中的定位直接影响“顶岗—置换”的效用!
当前,师生在“顶岗—置换”实习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先看教师的定位。
第一,因为用人单位的不够重视,被置换教师人选确定的随意性比较大。即到底谁应该被置换出来参加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没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标准。有些是骨干教师、有些是新进新手教师,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不是根据用人单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安排参加培训的人员。通常是领导根据工作中的安排来确定人选!领导直接点名,“被安排”来培训!
第三,报名送培的是这个人,实际来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完全是为了凑数拿钱。这种现象虽为极个别现象,但的确存在。
第四,个别教师对培训不够重视,有借机休假的嫌疑!(不是不存在的)
第五,有些教师对学习培训的内容不够重视,特别对于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不重视。对于观念的转变和理论的提升不重视。依然把眼光局限于“要怎么做”的问题,希望直接告之,喜欢参观幼儿园,直接模仿学习!
第六,完全忽视自身还要承担起实习学生“导师”的角色。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不明确!
以上是教师定位问题。集中体现于两点:到底谁需要来参加学习培训,不明确。用人单位不明确,教师自己也不明确;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此行是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学习者”的定位不准!或者说没有建立起来!
对于顶岗的学生的定位问题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仅仅把学生当成“补空”(操作者)的人。不是把学生当作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输入者,而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
第二,忽视了学生“学习者”的角色定位,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没有导师引领!
第三,学生被动学习,被“工具化”、“庸俗化”,成为置换培训教师的替代品,成为庸俗化教育的继承人——继续延续一线错误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比如小学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话语权,也就不可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被同化是必然和迟早的事!实习中,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基于以上师生定位的模糊和失和现象,就导致了“顶岗—置换”出现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第一,实习的效果打折扣。学生被现实打败,消磨了意志和热情,所学并不能在现实中展开。无法施展拳脚!理想与现实背离太远。不少学生因此表示对幼儿教育“不会再爱了”。
第二,培训的效果打了折扣。最需要的培训没有给到最需要的人!
第三,教师培训结束后,基本上是回到单位继续炒旧饭。因为各方面的条件根本跟不上新的理念!
要解决以上定位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三点:监督保障机制的跟进、权责的明确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