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好奇心,世界会是怎样的?
也许人类还处在猿猴人的时代。
因为据《人类简史》中曾说过的观点,人类祖先正是由于好奇,才走出栖息之地,最终进化成人类的。
可见好奇对于人类的发展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奇”之于我而言,是孩子奶声奶气的一句“为什么?”是书籍里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人们脸上那种叫“疑惑”的表情。
“好”是好学、好问,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究欲望。是《尚书》中的“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好”是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好”是陆游告诫世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
“好”是前提,是意识,有了“好”才有了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奇”。
“奇”不是狗仔蹲守挖出来的明星绯闻;也不是对他人隐私的各种猜忌;更不是对秘密的追根问底。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奇”。
真正的“奇”是牛顿躺在树下被苹果砸后的“地心引力”;是爱迪生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鸡窝里孵蛋的傻气行为;”是能工巧匠鲁班被齿状叶子割伤腿后发明出来的锯子。
“奇”使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奇”带领着航天工作者研发了“神舟”系列飞船;“奇”让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嫦娥奔月”。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来总结: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