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若七月,有生何处不安生。
――――《七月与安生》
还记得,从高中开始读《清醒纪》,《彼岸花》,《八月未央》,《二三事》,《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青春岁月陪伴最多的就是安妮宝贝的文字。所有小说的细节和文字带给我的悸动都已经模糊,只留下记忆中几个麻布素衣,面目干净的女子,或温柔隐忍,或痛苦纠结,或叛逆不羁,所有作品离不开忧伤,边缘,爱或是生死的基调。
后来,觉得安妮的文字过于悲情阴暗,便不再追读。读的最后一本,是朋友送的《莲花》,至今还用书皮包着,保存至今。
从没想过,安妮宝贝的作品有一天会被搬上银幕。
一个人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但小说在电影里还是一本小说。七月活成了安生,安生活成了七月。不管是真实的人生,小说里的人生,还是交换的人生,都是尊重原著和作者的。七月和安生命运的纠缠,情感的碰撞一直都在,非小女生不能懂。没有堕胎,也不狗血,弱化男性和爱情,像是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小说中死去的李安生,在电影中活成了笃定温润的林七月;七月虽死,却在安生的小说里活成了一直希望的自由生活。这样的改编我喜欢。毕竟,年轻时矫情的安妮宝贝,现在已是一个母亲,宽容,理解,治愈。这样的结局,更体现更名庆山以后的风格。
再说演员。非常喜欢马思纯和周冬雨。从电影《左耳》开始关注马思纯,叛逆张扬的黎巴拉一下子让我喜欢上她。《他来了,请闭眼》中温柔似水的简瑶让我简直不能想到这是同一个演员。周冬雨饰演的李安生,在后期的造型一直给我周迅的错觉,前后的反差也足见演员的张力。印象最深的,是浴室里那场闺蜜间的撕逼大战,有了前半段七月一直的隐忍做铺垫,突然间的大爆发简直一气呵成,让人畅快淋漓。而湿漉漉的安生比七月矮了半个头,滑落的泪水也是让人心生怜悯,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个角色开始互换,剧情出现转折。
突然觉得这两位的角色十分有趣:
《山楂树》里的静秋,变成了叛逆倔强的安生。
《左耳》里的黎巴拉,变成了温柔隐忍的七月。
这不正好应了电影交换人生的主线吗?
有人说,电影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不管你曾经多么桀骜不驯,叛逆,对立,最后,只能与生活,命运和解。接纳一切,面对一切。
其实,在我看来,和解也是人的一种选择。向不向命运妥协,权利在自己手中。
最后,电影卖座好像不是很好。黄金时间场不到一一半人,还有旁边一直吃东西聊天的姑娘。我只能说,这部电影,还需有心有缘之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