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陶行知先生昔日的战友写的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全书一共分成了三部分来写,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其教育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着。
说到陶行知先生,以前的我以为他是还活着的人,直到小学阅读到描写他的文章才开始对这一位伟人有所认识。他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陶行知先生是和胡适同乡人,但是陶行知先生却和胡适走不同的道路。陶行知先生从小出生在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里面,靠着传教士的力量留学国外,这位留学国外的学生回国以后本可以选择很好的生活,有很好的待遇。
但这位海归的学者为了民族的复兴放弃了原本可以享受的生活,投身进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但是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两重剥削之下,在这种环境之下实践他的教育主张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留学回国以后,他开始实践他的乡村教育,他怀着一个教育救国的梦想去实践。回国后,也是这本书写的第一部分,开始了创建晓庄这一个乡村教育学校。学校有个奇怪的考试,那就是去山上开垦荒地,看谁能吃苦,这可是这件说干就干的事情,全部人都通过了这一次的考试。
在晓庄这一个时期,是乡村教育开始实践的时期。陶行知先生没有自己的一点架子,以农民为老师,鼓励学生们向农民学习,他提倡大家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知道理论也是实践而来的。就像是农民种庄稼,有学问的人还不一定能够种出来庄稼呢!这也是他一个教育思想的诞生,“教学做合一”。教会了以后要去学,然后要去做,这才叫做真正的学到。
在晓庄时期,陶行知先生总结了一个理论,知识分子劳心不劳力,空有理论不是真正的学问,而工农劳力不劳心,干了几十年,生产力还是没有发展。只有劳力又劳心的人才是真干,才能够使整个社会能够发展,这一种类型的人才能够对整个社会发展起来。教育要与实践相互结合。教育即生活,社会即教育是他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他把他老师的理论发展,实践。实践与教育要结合才是真正的教育。
读了《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的第一部分,我联想到了现今学校教育,我们看现在学校教育很多是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像读完了初中以后,大家也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要如何去使用,没有实践,让学到的知识变成了死知识,学生变成了书呆子,空有知识不知道如何使用。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有趣,学生才会有创造力。例如学校生物课可以组织去观察,物理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明一些小东西。这一些才能够让学到的知识活起来,看看现在学习的课程,基本都是死的。
像学习英语本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到最后还是留在了考试上。学生学完了大学,高中的英语还是不会一口流利的音乐,上英语课应该让学生学会去使用英语,学生与学生用英语开始交流来促进英语的学习,只有去多使用才会掌握。教学与实践的合一也是如此,不断实践,不断学习理论,两者相互结合。
实践与理论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也应该如此,不能够轻视实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