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我到广州的一个大学讲学。
校长陪我漫步校园,走过一栋大楼时,他突然指着大楼说:“前几天,有一个男生从这楼顶上跳下来,砸死一个珠海来的女学生,女学生的父母哭得死去活来!”
“男学生呢?”我问。
“男学生只受了轻伤,后来送到医院,说他砸死一个人,不想死了!”
校长告诉我,那学生只为了鸡毛蒜皮的感情事件,一时冲动,就跳下来了。
我站在男学生跳楼处的地上,仿佛还可以感受到女学生被砸到时,那种惊慌和痛苦,悲伤还残留于地,而芳魂已渺!
现在的大学生,外表像是成人了,内心却像孩子一样脆弱无助,无法承受一点点的挫折,学业、爱情、事业稍有变化,就用最烈的方式来做生命的逃避!
那是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只要他们努力读书,升学、升学、升学,我们没有给孩子挫折的教育、感情的教育、两性的教育。
生命的挫折和感情的离散乃是人生的必然,如果遇到挫折、遭逢离散就寻死觅活,人类早就绝灭了。
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忍苦耐艰,人生才能显现真实的价值。
我们是不是应该除了课业,重视这重要的养成呢?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几年前,姑姑家楼上有个男孩和女朋友在家吵架,气愤过头一时冲动从四楼跳下来,当场死亡。很可惜的男孩,二十出头就离开了世界,听说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在某985大学上学,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没有了。
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却突然离世,父母要如何承受突如其来的剧烈打击。后来听说孩子妈妈精神失常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就这样随着孩子的离世坍塌了。多么让人痛心和惋惜。
孩子抗挫能力很差,真的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吗?很多人在孩子出了问题时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孩子,却没仔细深究这问题背后原因的形成。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培养孩子成为成绩优异的人,却忽略了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拥有能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成功先成人,父母要学会放手,孩子从小要学会自己犯错自己承担后果,而不是父母把所有孩子的错误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自己去替孩子承担,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承担挫折的能力和勇气,成年后会面临更严峻的后果。
我认识的一个姐姐,三十多岁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儿子,自然夫妻二人万般宠爱,生怕慢待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这个姐姐什么都替孩子做到位,就连孩子上小学后的作业有时都是姐姐帮忙做,因为完不成作业要受罚,孩子在家哭天抹泪的,姐姐心一软什么都替孩子做了。
后来孩子学习越来越差,现在高中,所有成绩加起来三百左右,这个姐姐天天焦虑的睡不着,没事就和孩子吵架,说孩子不刻苦,不用心学。前几天月考成绩下来,成绩又退步了,气急败坏的姐姐对孩子说要让他回老家借读,老家条件艰苦,孩子成绩也许会提升,没想到孩子冲口而出,说让我借读,我就死给你看。
孩子对生命没有一点敬畏,对姐姐的所有付出也看不到,他只看到妈妈在死命的逼迫他,他就要用结束生命来惩罚妈妈的逼迫。
孩子说的话也让姐姐陷入了痛苦中,怎么孩子就成了今天这样像只刺猬碰不得摸不得说不得。我安慰姐姐,在孩子原本该吃苦的年龄你选择让他安逸,你承担了他该承担的一切责任,那么你现在就不要责怪孩子的平凡,嫌弃他的一无是处。而是要坦诚接受他的所有缺点。
碍于面子我没给这个姐姐说的太透彻,一个自己都不愿成长的妈妈,只愿意待在舒适环境里养尊处优,你怎么要求孩子积极上进刻苦读书呢?
当年因为上班出了一次车祸,右手骨折右手指断了三根,因为抢救及时,手能正常活动只是不能干重活,老公心疼她,从此这个姐姐就成了全职妈妈,专业带孩子。
后来孩子上高中住校,平时有空余时间,我就让她多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将来才能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也能让自己活的充实,不在天天看着孩子的缺点坐立不安。
我提议让她去学做饭,姐姐从来没做过一顿饭,她说看到刀眼疼,我说那你学画画,她说拿着笔她就着急,我又说那你看书吧,她说太枯燥看不进去,我无奈的说,那你听书吧,她说听过,听不了多久就开始打瞌睡。我沉默了。
一个都下不了决心改变自己的妈妈,怎么能给孩子做榜样,我终于明白她的儿子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原因。一个安于现状,不愿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妈妈,怎么能养育出刻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孩子呢。
所以有问题的孩子,不是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当孩子身上有了缺点和不良习惯的时候,父母不要着急责怪孩子,而是先要审视自己。孩子就是一面父母的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