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太涉入别人的课题,尊重他人处理自身问题的权利。
我不是不喜欢,但却没有想过拥有,好像 拥有就成为一种负担。拥有就必须准备失去。
说到底,跟人相处是挺麻烦的事。
奥修是这么说的:“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这话听起来很吊诡,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既存的事实:只有那些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人内心的最深处——而不会出现急着占有对方、不会变成依赖对方、不会将对方限制成一个静物,也不会像着魔般地需要对方。两人于是允许彼此绝对的自由,因为知道即使对方离开了,自己还是可以一样的快乐。自己的快乐是不会被对方剥夺,因为快乐不是对方给了才有的。”
孤独感是自生自灭的,不是因为他人导致
因为保有你,我感觉幸福,同时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我不确定这本怪书有什么价值,但TA一定很诚实。
我,并没有对自己感到失望。我也不曾背叛自己。
人不会真心羡慕自己从未真正感受过的事物。
那不是不能感同身受,而是我希望能为当时的痛苦生活找一条幽默理想的出路。
很多年以后,在路上遇到某些人语气热络地说:“我是你某某某时代的同学。”我都感到非常茫然与抱歉,因为我得努力在脑子里寻找对他的印象。也许我的心思始终都只跟自己一起。用一句大家常说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规矩的范围内,我可以自由地过自己的生活,就算在人群中,也可以安安静静、人畜无害地独处。我又何必无故逼自己逃亡?
只要生活有趣, 那一天的生活就值回票价。
我希望永远握有自己最终的选择权。如同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话“ 选择我所能承受的”。
再也没有兴趣买醉了,因为你终于懂了,人生,本身就是醉一场。
但自始至终,选择不难,是勇于面对难。
请不要在我身边灵魂出窍
只有周遭没有人类的存在, 才让我感觉到自在。
广仲说,他开始一个人住以后,有些朋友劝他养狗养猫,他觉得宠物会是个牵绊,最后决定养植物,但没想到只要不在家的时间一长,还是会担心家里种的那些植物会不会枯死了,原本以为最不会牵挂的植物,竟也成了羁绊。
有朋友就说你养条金鱼吧,我不是不喜欢,但却没有想过拥有,好像 拥有就成为一种负担。拥有就必须准备失去。
媒体形容广仲是个“无害的人”,他说,他跟所有人都可以当朋友,但深交就难,不是不愿意,而是他认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人都会习惯性地自我膨胀,痛苦的时候,眼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痛苦的,把自己膨胀成全世界,“我觉得,痛苦的时候,更应该把自己看得更小。
我觉得电影很棒的地方是,两个小时可以看完人的一生。会去想如果自己是一部电影的话,只有两个小时,你的一生要在这两个小时内很精彩。
有些人跟他讲话,但他的灵魂不在这边。但我不会怪他,这样他就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不用把肉体强留在我的身边。
既然我跟自己相处得很好,生活过得开心、丰富、幸福,从没有觉得自己哪里不完整的缺憾;那么,我就完全不会想委屈自己跟其他人相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委屈都不想。那些人眼中的我的“ 孤僻”, 在我的世界里, 只是珍惜并坚持那微弱的任性罢了。
当然,任何人都试过为了摆脱寂寞,刻意置身于某个团体或人群中。但那毕竟不是解决之道,因为你心里也明白,在人群中所感到的孤寂,要比一个人独处的状态,要难过上数千数万倍。
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太涉入别人的课题,尊重他人处理自身问题的权利。
不过保持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并非漠不关心。只要彼此知道,如果真有需要,会随时义无反顾地支持彼此,站在对方那边,这样的关系就已经足够。
说到底,跟人相处是挺麻烦的事。
毕竟,我是一个不喜欢勉强自己的人,当然就更没有气力去勉强自己不完全了解的其他个体。
想着想着,还没真的谈恋爱就累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就在脑海里任性地跟那男生谈一场恋爱,不着痕迹地,想象着恋爱的感觉与可能发生的情节,像在脑中演一场戏或写一个故事般,完成一段一个人的恋情。然后,告诉自己说:“这样就可以了,我谈完一场恋爱了!” “所以!我懂了啦!就是在脑袋里打手枪啦!就是连裤子都不愿意脱的那一种。”玛莎夸张地笑了出来。……也许是吧!毕竟,恋爱本来就是脑内的化学反应啊。
发生过的事,即使被遗忘,也不会消失
有如交代义务般地交谈。要表现出什么呢?是彼此的感情很不错吗?忽然间, 我对那样的相处模式感到可悲。
面对家人的事, 再怎么累, 再怎么烦, 也得耐着性子好好处理。
既然单身不单身都会后悔, 那么我希望自己“ 结不结婚都不要后悔”!
如此深爱“自处”的两个人,都突然地,又那么自然而然地走进承诺守候的关系。我想我们会比一般人更加珍惜“相处”的生活方式。因为对被认为孤僻、 不想将就, 最终妥协的我们来说, 选择、 愿意走到这里, 是那么地不容易。
我不会要你丢掉记忆。因为那些走错的路,我们看见了意外美丽的沙漠与仙人掌。也因为那些不适合的人,我们更加地认识自己。
无接触的亲密
人最大的悲哀, 其实并不在悲哀的本身, 而在于不能悲哀。
如果没有独居的过程, 生活就永远是别人的生活加上你的生活的总和, 不会是自己的生活。
摔跤时,我不喊痛,因为没人会搭理你;出门时,反复检查是否带钥匙了,因为不会有人替你守门。
一个人的世界开始膨胀以后,是很难再折叠回去原来的样子……”
人的一生, 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 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 在相处上,像这样的事我们常会说“没关系”,将就一下就过去了,但其实应该是让“没关系”变成“根本就没这个问题”才对。
“能够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之后,你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生活在一起。”绮贞这段话,我完全认同,很多人在寻找伴侣的前提,是希望对方能够给予幸福与依靠,但我始终觉得,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把责任丢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是不公平的。
单身时,我对吃是比较任性的,基本上只要求不饿就好了,不管营养与否,三餐泡面、pizza、水饺……吃得随便点也无所谓。但两个人住在一起,即便我出来工作也会想着晚餐要准备什么,或是去哪儿吃好呢。那不是谁的要求,而是自然而然对婚姻生活的一种尊重与态度。反倒是我们其中有一个人出差时,另一个人绝对会抓紧机会回到单身乱吃的状态。哈哈!
相处就像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像黏土, 可以形塑成两个人以外的第三种样貌;分开的时候像磁铁, 彼此相吸却又各自独立。
人若入世,情绪难免。
“我曾经听过一场演讲,很多人觉得伤心的感觉是想象出来的,属于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但也有研究认为,人觉得伤心的时候,大脑里真的有个地方是受伤的,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真实存在的生理作用。
独处时就将与世界的连动降到最低,但并未放任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停滞,而是不被多余且杂乱的讯息所牵制。
奶茶:像是我们觉得过去比较淳朴、不塞车,生活比较容易,但其实是对过去的想象。
陈:对未来乐观的人往往少数稀有,因为多数人对未来不确定,通常会设想将来可能会更糟,会觉得过去比较好。
感情的世界没有输赢,
只有谁更无法失去谁
然后,他们眼中的我们,其实不是真正的我们。久了以后,我们也忘记了我们真正的自己。
这个经验让我知道,不论是“自处”或“相处”,能打开自己与外界的渠道,“信任其他人”这件事是温暖的。
对我来说,演出是很直觉与一瞬间的事,我的表演在完成的当下就结束了。
所有的创作方式里,我最钟爱“写作”这类可以独立完成的形式。在写作的时候,我只要考虑自己情绪与思绪就可以爽爽快快地完成一部作品。
我们需要熟悉所带来的安全感,也需要陌生所给予的刺激感。
而你越害怕的事情, 越容易遇上。这就像墨菲定律, 面包掉到地上或咖啡打翻的次数, 会跟地毯的昂贵程度成正比。就像在爱情里, 你会离开一个人的原因, 往往也会是你爱上他的原因。
奶茶:最怕人家进KTV就要点我的歌,还对着我说来唱一个,尤其是有MV的时候,超尴尬,那些当年做作的表情,微张着双唇、傻呼呼地看着镜头、最后一定要来个释怀一笑。宋:太可怕了。在KTV唱自己的歌的感觉,就好像跟别人一起看跟自己演的A片一样。
身体可以老,
冲动不能没有。
这是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说的,他认为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这是说,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长了之后,总会走到无话可说的片刻,有些人碰到这种状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全,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但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 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 相对无言, 就暂时沉默, 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 这是两人 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 也是最高境界。
所以在处理相处关系上太用力、太在乎,反而把对方吓走。
无时无刻不按照专业建设来过生活, 一定会很无趣。而无趣, 是相处关系最厉害的杀手。”
信任要比坦诚更重要。
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被需要是很重要的事。
只有死人是不会有改变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成长,只要成长就会产生差异
不断地要求对方要忠于誓言,忠于自己,完全不能允许丝毫的改变与成长,就跟恋尸癖没有两样
我不怕末日,因为我们会在一起。我不怕末日,因为我期待重生。我不怕末日,因为我对于已经历过的,感恩与满足。
有时候,纾解一个人的方式,不见得是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他知道,你在,就够了。
—摘自 刘若英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