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次踏足北京的我们,满目皆新鲜。
又是一趟半夜的火车,第二天清晨,我和老公顶着厚重的黑眼圈终于抵达了北京站。我们将在这里,开启漫长的八天旅行。
我去过一些国家的首都,可自己国家的首都,几十年从未到过。这也是我们一家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
虽然我们俩长年生活在一线城市,不算落伍。然而第一次进京,还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座政治中心大都市给了我们足够的新奇感。北京的特别,在以下方面凸显。
1、安保之多且严
走遍全国,北京无疑是保安岗位最多的城市。每个小小的地铁站安检口,至少有四个安检员,最夸张的有八个。唯一的好处是,工作人员但凡见你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地铁,早早就上来帮你提行李过安检(安检设备又高又小,并不友好);每辆公交车上都有维持秩序的安保,也不负责收费,你一上车就赶紧让你坐下。关键每辆车还不止一名,而是两名;无论是酒店附近的足球比赛,还是夜晚的奥林匹克公园,你都能见到很多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人员。
我始终记得,那天夜晚的奥林匹克公园广场人山人海。进出公园的一条人行马路,都需要两排保安维持秩序。公园内偌大的中央通道上,每一片长方形场地四周依次紧密排列着众多保安,围起了一面面安保墙。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身高和体形都出奇地一致。所有行人只能在场地内前后穿行,不得越矩。如果能俯视这个画面,一定非常壮观。不夸张,这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最大安保阵仗。
而全国所有旅游景点中,天安门广场的安检又是最严格的。严格到包里的每样物品都要拿出来一一检查;严格到所有大小盒子里的物品也要打开来再三检查;严格到我带的小小盖章本,都要一页页翻开来检查;连水杯都要打开再三闻过之后,检查无误方可通行。看着眼前两位安检人员在我面前一通行云流水的操作,我惊呆了。怪不得网友提议,如果来天安门广场,能不带包就不要带包。
不知是否是疫情三年的影响,又或者作为首都,北京一直以来便在安保工作方面就投入了更多的资源。
2、沟通粗犷
无论是餐饮商家,还是酒店前台,亦或是我在北京唯一接触的一位导游,要么服务态度不佳,要么说话像炮轰,似乎分分钟准备和对方干架。不知是天生自带的优越感,还是生性如此。
在南方,我们习惯了良好的服务,温柔地对话。但这里的人们喜欢高声谈话。如果你不仔细听,或许会感觉对方在吼你。后来才发现,这种说话方式更多来源于他们的习惯,北方人大多性格爽朗,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实际心肠还挺热。那天结束游玩后,一小段顺路的行走,导游一直在找各种话题,并给我们介绍附近的美食街,仿佛自来熟。对他们来说,这是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
3、快节奏
当我们逃离了很久的快节奏生活之后,来到北京,似乎又有种熟悉的味道:大家行色匆匆,地铁转线用跑的,地铁出站也用跑的。我分明只在出站的闸机口多停留了两三秒,后面已经排了一众长队。马路上,几乎很难看到有人边走边慢慢闲聊。纵横交错的地铁线,似乎每一趟上上下下的人都有很多。大家走路匆匆、工作匆匆、生活匆匆。
朋友说,北京的公司比深圳更卷,压力很大。为了生计,普通人努力在这座大都市拼命,希望能找到更多机会,就像千千万万的你我一样。
如此看来,四座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的节奏最缓慢,也是最适合生活的城市。
4、餐饮相对实惠
很意外,北京的餐饮在一线城市中是最实惠的。先不论口味,单从价格来看,北京最便宜,之后从低到高依次是广州、深圳和上海。比如拿炒菜来说,北京的人均消费也就50+上下浮动;深圳80+左右。而且北京餐饮的份量也是最大的。朋友在北京点一份外卖,经常可以吃两顿。上海和深圳的菜量则较少,大部分情况是菜价和份量不匹配,广州普遍还算比较实在。南北方这么一比较,也难怪大多北方人人高马大了。
另外,北京餐饮有一点值得肯定。餐馆的炒菜每次上来都在热气腾腾地冒着锅气,至少我的初步印象不像是预制菜。
网上都说,牛街是并不商业的美食街,一众好评也让我下定决心去看看。于是我们俩刚到北京后就去了牛街觅食。作为早市的第一波客人,我们没有经历排长队的现象,听说稍晚一些,门口都是长队,甚至还不一定能买到。
这是一条回民街,没有猪肉,多为牛肉和羊肉,注意不要说错。当我口误时,我分明看到了店员轻蔑的一瞥。在店外点餐买单后,可以去里面坐着吃,只是没有空调,炎热难耐。
橱窗内所谓的早餐,满满都是碳水,煎的、炸的、还有各种肉食,除了包子,让习惯了清淡饮食的南方人无从下手。而网友们热捧的各种牛羊肉包,倒也没有非常惊艳,反倒感觉过于油腻,唯一胜在实惠。那些大块的糕点,千万不要自不量力切一大块,按最小的切,否则你会后悔,不要问我怎么知道。
早上的7点,牛街90%的店家都还关着。只是浅尝过牛街食物后,似乎并没有网上评价得那般夸张得好吃。
至于久负盛名的北京烤鸭,我们选择了四季民福。对比全聚德,四季民福无论在口碑、还是价格上都更胜一筹。每家分店似乎都很火爆,一定要早去。四季民福出品比较精致,菜品口感细腻,服务也很热情,还会现场提供切烤鸭服务,你不会吃还会现场教学。第一次去,选四季民福是不错的选择,唯一的缺点是份量偏少些。
可让我们再次感到不适的是,北京不少餐饮店同样喜欢在菜里放糖。北方人虽说不如江浙一带吃糖厉害,但整体还是能接受偏甜的饮食。就像宫保鸡丁会放糖,老北京爆肚配的麻汁酱,还有铜锅涮羊肉的麻酱蘸料,都是甜的。
我们也想尝试其他特色的北京小吃,奈何公婆习惯了南方的炒菜饮食,我们只能放弃很多地道的小吃,大部分饮食还是选择炒菜,因此无法对更多地道美食做评论。
北京餐饮,对我一个南方人来说,称不上很美味(也许因饮食差异)。但足够实在,无论吃什么,菜的份量绝对能填饱南方人的胃。
5、住宿贵
为方便出行,来北京旅游,建议安排在二环附近的位置,去很多景点都比较方便。缺点就是贵。 旺季时,离地铁站一两公里、普通至极的公寓型酒店的房间随随便便都要500起步,而且条件还很一般。同类型的酒店规格,在北京要贵至少3倍以上。而在地铁站旁的酒店我们愈加不敢看。即使是淡季,北京的住宿也要比其他城市至少贵一倍以上。
考虑到长辈,我们算“斥巨资”住了整场旅行中最贵的酒店。对比其他城市该品牌的酒店,除了房间稍小些,五脏俱全。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已经相当不错。酒店包早餐,也省了我们很多事。唯一的缺点是,送洗需要另外付费。在北京,光是住宿费就占了我们总消费的七成左右。
事实证明,也花得值。住个近些好点的地方,确实有利于缓解过于疲惫的一天。
Tips:如果要控制北京旅游成本,把住宿费打下来,可以节省很多经费。而北京的吃和景点门票,在全国范围内,都算很良心了。
6、景点门票一票难求
我在石家庄那站时就提到,我们刚进入河北省就开始了北京景点的各种抢票计划。北京旺季的门票非常抢手。像故宫、国博、毛主席纪念堂等景点单凭个人很难抢到,只能花钱去买个讲解,里面会包含门票。当你在怀疑那些门票都去哪时,到了景区,你会发现人山人海。我们猜测,大部分的门票都被旅行社垄断了。只放了很少的票给散客抢,而这部分的门票,你还要和一些黄牛去PK。如果手速不快,不建议浪费时间。且旺季的景区人多到难以想象,体验感非常差,建议避开旺季。
不过网友戏称,现在北京也没有淡季。一年四季里,除了大年三十那天没人,其他时间都是人挤人。如果实在想来,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报团,旅行社一站式搞定。缺点是行程很赶,且没有自由,只能快速走马观花。要不然除去极度难抢门票的景点也可。
考虑到年迈的公婆并不适合跟着旅行团东奔西走,而我们正巧又有时间,所以亲历亲为,投入了整场旅行中最多的精力和时间。每天只安排一个景点,主打自由和轻松。最重要的是,老公幸运地搞定了所有景点的门票。
7、旅游景点极大
凭心而论,北京的旅游景点都巨大无比。颐和园有98个足球场那么大;故宫有100个足球场大,而天坛有300个足球场大小。只是随便逛逛,每个景点花一天时间来游览都不为多。除去坐车和等待的时间,我们几乎都是接近中午进的景区,无法立即出园,所以每天都吃不上正经的午饭。在北京游玩,一定要带充足的干粮和水出门。另外要有走远路的心理准备,一双舒适的鞋也变得非常重要。
以上便是我对北京的主要印象,希望本文也可以给想去北京旅游的朋友一些参考。接下来我将以小系列的方式来呈现我们在北京站的旅行。
为避免错过精彩内容,请订阅公众号哦!我们环游中国的故事很长,敬请期待更多大美中华系列内容。
(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同时请大家多多支持原创,多多点赞、收藏&转发)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