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歌苓的《寄居者》
文:我是素颜
严歌苓接受采访时说,《寄居者》的故事原型来自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的故事。
1993年,严歌苓和先生去柏林旅游,发现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陈列”着很多故事。“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伙子跟一个女孩子在东柏林订了婚,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欧洲见到一个女孩子,非常像他的未婚妻,他就勾引了她,把她带到东柏林,偷了她的护照,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
就是这样一个只言片语的故事,被严歌苓编撰成为一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能力。书中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在语言的表述中,不觉被带入进女主生活居住的时代,仿佛我们与女主是一个人,女主的经历,我们也感同身受。
这个故事发生在旧上海。从小失去母爱的女主是个桀骜不驯的女孩子,在富裕的教授父亲家长大,很是被父亲溺爱。父亲娶了小女人,这让自以为是家中女主人的女主大为光火,选择了出外自谋生路。求职时她一眼看到了人群中一个明眸皓齿的犹太难民彼得。尽管此时落难身无分文,出身贵族家庭的彼得依然出类拔萃,让女主一见倾心,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
女主和彼得相爱了。在动荡的局势当中。一意孤行的女生陷入了一场被日本人认为是抗日分子的官司,被关进监狱还挨了打。逃脱日本人的监视之后,女主投奔了美国的大伯,她想先立住脚,再把彼得接到美国去团聚。
在美国女主邂逅了一个和彼得极其相似的男人杰克布。这时一个见不得光的计划在女主脑海中形成,她要偷粮换柱,让彼得替代杰克布。好玩好赌成性的杰克布欠下了一屁股赌债准备逃路。在女主的串掇下,与女主回到了上海。
女主把杰克布当房客带回了家,有可观租房收入,小女人后妈自然乐不思蜀,把杰克布当上帝一样款待。女主又回到了彼得身边,同时扮演着杰克布的心上人的角色,在两个男人之间游走。她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如何把杰克布的护照弄到手。并把这个计划透露给了彼得。彼得也心怀期待,希望早一日拿到护照,可以逃离被战火笼罩的大上海,到美国做个自由人。
嬉皮士一般没个正形的杰克布对女主是深爱着的,他浪荡的外壳下有一颗火热的心。无论在何等恶劣的生活条件来,自来熟的杰克布都能找到活下去的动力。他富有正义感,竭尽全力帮助偷偷抗击日本人的地下工作人员解除麻烦。
喜欢和杰克布斗嘴的女主,习惯了有杰克布在,仿佛他是翻版的自己,两人有共同的个性,有能疯玩别出心裁的玩法。在杰克布面前,只要释放天性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但女主的心上人是中规中矩的彼得,她从心眼里喜欢彼得的所有。
为了窃取保险柜钥匙,女主与杰克布发生了关系。杰克布认定她是自己的妻子,凑钱买了一枚蓝宝石戒指送给了她。女主则如愿以偿拿到了钥匙,从银行的保险柜里把护照偷走送给了彼得。
就在两人登船要驶出恶梦一般的上海时,看穿彼得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别人死活的品格的女主,最终选择了留在上海。
看到一半时,感觉这本书与《飘》与《乱世佳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郝思嘉一直钟情卫希礼,嫁给了白瑞德以后依然对卫希礼心存幻想,一直到卫希礼妻子去世,郝思嘉才明白她的爱是一场虚空。回头再找深爱自己的白瑞德时,失去孤女伤心过度的白瑞德已绝尘而去。自信满满的郝思嘉依然坚信失去的还会都回来。
此时女主也回来了,尽管结尾女主并没有和杰克布成为夫妻,但她找回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呆在了该在的地方。
寄居者这个书名,想来也是对动荡不安的当下时局的评定,经历战乱的犹太难民彼得流离失所,寄居在别人的家乡。杰克本从美国来到上海。教授父亲从上海回到了家乡。女主从上海去了美国,又从美国回来上海,还要再去美国。好像每个人都是寄居在他乡的过客,没有归宿感。这是身无处可遁。
除了身之外,还有心。女主的心一直没有放在自己这里,爱情让她迷失了自心,一重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为了一己私欲不惜伤害无辜的人,为了安慰自己不停地寻找他人有不必同情的种种错误。她的心已寄在了不为人知的别的什么地方。
书看完了,很是敬佩作者的功力,好像写作者自己身上亲历的故事一般,毫无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