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完班准备回家时,收到一条短信,是父亲发来的。
信息短小,大概十来个字,一如既往的鲜有标点符号。
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的获奖证书,父亲发来“江恭祝你作品获奖继续努力乘胜前进”,这简短的祝贺和鼓励,瞬间让我能量满满。工作的疲倦少了许多,心里的烦躁竟消失殆尽。心情犹如窗外的花儿,美丽灿烂。父亲的一条简讯,胜过朋友圈的无数点赞。
父亲习惯节省,舍不得用话费,一年也就发几条,对于他来说重要日子才会发一条。
“女儿祝你生日快乐!并祝宝宝们健康快乐”。
每每收到父亲的短消息,看得我心里暖暖的,有时候眼睛都湿润了。并非父亲发的信息文字多么的动人心扉,而是父亲一直在默默关注我,每年我的生日,我的孩子生日,父亲都会发一条祝福短信。
记忆中,父亲不会拼音打字,手机也不支持语音,不会使用标点。一向节省惯了的父亲,不舍得打电话,有时候我打电话给他,他都会特别着急要挂电话,怕浪费话费,因此我们之间的联系大都是通过短信。
母亲经常在我面前笑话父亲愚笨得很,发一条短信总要十几分钟,一页一页地翻着手机输入界面,找到他想要的那个字。
我说母亲怎么不帮父亲发一下,母亲说父亲坚持要自己发,我想这简短的信息中定是包含着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思念,才会这样通过部首逐字,不厌其烦地找出来。
再后来,我出来工作了,给父亲买了个触屏手机,主要是因为可以手写。可父亲反而不适应了,因为父亲写字很慢,还没来得及写全一个字,屏幕便出现另一个字。
回想过去的日子,父亲从未在面前说过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在我的心里父亲一直是充满阳光的,像他的简讯一样,永远都是温暖人心的。就连不会使用触屏手机,还是母亲不小心说漏嘴。我知道父亲定是担心我又要给他换新的,这次我当做不知道,过年回家说教他使用微信语音和视频。
父亲学得很认真,好似一个听话的小学生,还拿着小本子记下操作步骤。有时候有无线网络时,父亲会跟我和孩子视频,但有重要日子,依然是发简讯。
时代发展得很快,通讯形式也越来越多,父亲还是愿意使用短信息,执着专一,如他为人处事一样。我也承袭了父亲的爱好,重要的人、关键事情使用短信。
或许会有人觉得落伍,“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当收到父亲的简讯,都可以让我小欢喜一回。
萦怀之深,念想之切,父亲对我关怀始终如初,捧我在手心上。
愿花未央,人未老。近几年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仍然在外奔波,总说要为我们减轻负担。每次让父亲回家歇着,他说待不住,闲着难受。
父亲,有时候很希望时光倒流,我愿意做一次父亲,您做女儿,我毫无怨言的付出,做您的避风港,而您,坦然安心地接受就好。
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觉得过去的自己做的不够合格。
如今我已为长大成人,余生就让我来为您遮风挡雨,为您排忧解难,为您分担生活的压力,让您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