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白居易一辈子的小确幸,不是因为他出身世敦儒学的簪缨之家“略识之无”,不是因为他少年扬名“居大不易”,不是他被供在三贤祠因着“绿杨阴里白沙堤”,不是他一生作诗三千余首江湖人称“诗魔”、“诗王”,也不是因为他遇到文章并称的元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更不是因为他会酿绿蚁新醅酒自称“醉吟先生”,而是因为他这辈子遇到了终极“对手”刘禹锡。
尽管,刘禹锡出现得太晚,在他们彼此55岁“高龄”。
不过没关系,只要你是对的人,好饭不怕晚。
55岁那年,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与奉旨卸任回洛阳的刘禹锡在扬州邂逅了。这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的会面,便成就了历史上一对伟大的cp。扬州初见,白居易给老前辈(二人虽然同龄,但是刘禹锡比白居易早入仕十年)刘禹锡写了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的意思很浅显:你很厉害,可是命不好,满朝当官的,只有你被贬。倒霉,真是太倒霉了。很明显,他这是替也许神交已久的刘禹锡打抱不平。
刘禹锡什么反应呢?初次见面,出于礼貌,他回复了一首名垂千古的和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的回复可以说是很矜持了:嗯嗯,我什么地儿没去过啊,无所谓啦,谢谢你关心(初次见面,又不熟,没必要掏心掏肺吧)。
老白对老刘这反应可能不开心了,也许嘴上什么都没说调转马头拍拍屁股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可心里实在窝着火呢。对此,他也许越想越气,后来忍无可忍,终于给刘禹锡写了一封信:“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这是下战书了:哎,你不是很厉害么,来,咱俩比划比划。
老白可不是嘴上说说,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下子就寄过去了一百首诗——你不是厉害么,老子拿诗稿砸死你。
刘禹锡又不是吃素的,银袍鹄立跟白居易过招了。何以见得呢?有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为证。
两人刀光剑影你来我往打了138回合,本是速战速决的战斗却成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几年里还是旗鼓相当,难分高下。战局一时呈现出胶着状态,对彼此都很不利。老白急了,就约着老刘去他家再比一次。这次还叫了老白的另一死党元稹,以及吃瓜群众韦楚客一起掠阵。比赛的题目是要写一篇五百年前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而是西晋灭东吴的怀古诗。也不知道这是谁出的题,总觉得有猪队友挖天坑之嫌疑——众所周知,老刘身为诗豪是有三种必杀技的:乐府、民歌、怀古诗,而老白只有前两种!
在这坑坑的题目下,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又重演了,老白瞬间就被老刘秒成了渣!据《唐诗纪事》记载,老刘“满饮一杯,饮已即成”,诗为《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老刘作完诗斜眼笑:你不是不服么?那我就打到你服,让你亲口认输!
老白看了诗无比忧伤地认输:“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
老刘对此志得意满,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好斗的老白怎么能这么轻易放过老刘呢?其时,老刘遇到一个流落街头“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的卖唱女,有感而发写了首266字名为《泰娘歌》的乐府诗,据说红遍大江南北。几年后老白终于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趁着月黑风高夜,浔阳江头送客时,毫不犹豫对老刘出手了。同样“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转徙於江湖间”的琵琶女进入了老白的视野,并刺激他写了一首长达616字的《琵琶行》的乐府诗。《泰娘歌》很快便“泯然于众人”,而《琵琶行》至今都在大放异彩。
至此,他们这段“仇怨”终于尘埃落定。再说好歹也打打闹闹好多年了,还不允许人家擦出点小火花?接下来,该是他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一起笑傲江湖的日子啦。
这时节,老白对老刘的称呼都变了,已经早不是前面“刘使君”了,开始用昵称啦!叫什么?“梦得”“刘郎”!老白写给梦得的诗,简直不胜枚举,比如《雪夜小饮赠梦得》《咏老赠梦得》《初冬早起寄梦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等等等等。
这其中,不乏缠绵悱恻的诗,如《醉中重留梦得》:
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
酒盏从来一百分,马头去便三千里。
这诗,真是情意绵绵啊!一声声“刘郎”,简直让人耳不忍闻,肝肠寸断啊!这像是醉酒么?完全就是喃喃自语的情话嘛!
比如《赠梦得》: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如果这首诗还不能让你动容的话,那么再来看一首后人描述男女爱情的让你看了不知作何感想的词: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两个男人,三天见了三次面居然还不够,还要岁岁常相见!这情谊,真比金坚了!
再比如《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游。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嗯……没看错,老白这是撒娇了:老了呢,头晕眼花,狎兴生疏,除了想跟你说说话,简直生无可恋。
老刘看到了,得赶紧表示关切,传递正能量啊,于是快马加鞭送来《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刘说:嗯嗯,都一样,我也老了呢,齿摇发脱衣带渐宽的。不过没关系,咱们老虽老,但要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乖,摸摸头……
谁说打嘴仗了无意趣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有一个实力相当的人肯陪着你一起诗酒年华,是多么幸福的事!而人生最美好的事,莫过于遇到那个愿意懂你并甘愿为你浪费时间陪你一起疯的人。
白居易是何其幸运,遇到了刘禹锡这样一个有钱、有闲、有才、有心的四有老人一起充实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元稹不算,生得晚,死得早,倏忽之间。)这种幸运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不然几百年后的岳飞也不至于发出“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喟叹。
最后,再看一下这对基情爆棚的大唐第一文学cp是如何老夫聊发少年狂的:
《赠梦得》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
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
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没错,你疯,有人陪你一起疯的日子,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