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书名,这本书应该是写给老师,让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理解什么?我猜不仅仅是理解学到的知识,还有理解出题意图,或是以后的运用吧?(仅仅是看到题目的猜想)
“逆向设计”?从期望学生达到的目的反向进行思考来进行教学设计么?哦,原来是要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先思考学生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又以何种方式来表明他们已达到这种目的。对呀,我很认同这个观点,现在我们的教学更多的可能关注于教会学生知识,可我更认为他们需要学会的是方法,记忆的方法,做阅读理解的方法,还有写作文的方法。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多多关注学生需要的,学生期望的,那会更好吧。
终于讲到“理解”了,作者把“理解”概括和界定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看到这儿,真是好难理解呐!幸亏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案例,慢慢啃!
“绪论”中有四个小例子,第一个例子我也深有体会,“死”题目总能做得不错,而“活”题目却总不能拿高分,因为并不能深入地去了解课程内容,幸好一张试卷中总是“死”题目多一些。第二个例子我没有参加过,并不能发表什么评论,但是对于能亲自动手的课,小朋友的兴致不是高了一点两点的。第三个例子,中国的小朋友应该都不会做错吧,因为我们理解呀,剩下的12个人也要坐车,那自然是又多了一辆车。嗯,理解万岁!唉,第四个例子,考试重压下的教学,只能是为了教而教,整堂课可能就剩下老师讲讲讲了吧,我也经历过,枯燥乏味至极。作者告诉我,这四个案例有一个通病:没有明确的智力目标,只是单纯的聚焦活动或是聚焦灌输的教学而已。
所以,到底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教学呢?应该是希望让学生真正收获他们所期望的东西,而且让他们真正的去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也能这样去进行教学设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