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天过去了,星期一老明仍然没有从开一天门店只有2百多点可怜的收入中缓过神来,刚刚去买药发现距离自家快餐店50米的重庆老麻餐店已经关门了。前久看见他家窗子上贴出‘旺铺转让,有意面谈’,当时很惊讶地问寒风中斜靠在门边的老板,一个50多岁的四川老头:“我看你家生意很好的呀,怎么要关了呢?”“不行了,现在每天把房租苦够就不错了,还要养2个工人,菜肉都在不停的往上涨”一脸无耐带着苦腔的他,让老明有些伤感,自己的小店何尝不是?
隔壁东北饺子馆的那个大姐每天都百无聊赖的上下转悠几趟,每次转到老明家,脸上都带着苦笑说“不管了,熬到房租到期走了,现在来不来人到我家吃饺子我都无所谓了”。老明没有做过生意,从单位退休闲不住,刚好又喜欢做吃的,阴差阳错倒了这个店过来,没想到好景不长,这条街的主要客源:各种培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纷纷离开了。这不国家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一个月来已关停8家了,顿时一条街上的各种餐饮店陷入一片哀鸿。
老明家的快餐店处于这条街的中间地段。开初生意还好,每天中午吃快餐的年轻人把50多平餐厅挤得热汽腾腾,门口走廊上摆放着7张小方桌,年轻人端着打好的饭碗抢桌子凳子,蛮有长街宴的气势。
东北大姐常常念叨:“5年前这里有多热闹啊,”说着激动的挥舞着右手,漂亮的大眼睛顿时光芒四射:“那时候我天不亮就起来剁馅,要包4到5千个的饺子,吃饺子的人要等翻桌4到5次,每天累得回家手都抬不起来。看看现在每天收入2到3百;4到5百,没心思了,混吧”。脸色一下暗淡下来。
老明没有经历过如此辉煌的时刻,也就没有那么感慨,但是现在的冷清还是让她有些隐隐的着急,毕竟要养两个工人,一个厨师,要付的工资就是一万二。着急归着急,每天睁开眼睛还是盘算赶快起床去店里督促着洗、拣、切……,在11点半之前把12盆菜端上打菜炉子上,等待第一个客人上桌。
这条街是市百货大楼旁的中心地带。1千米不到的直街上虽然如今冷清萧条,但是从头到尾尽显着历史的韵味:有奶茶店、洗衣店、水果店、比萨店、房屋中介公司、搽鞋店、美容店、按摩店、蛋糕店、泡脚店、理发店炒货店……如此丰富,想想原来是有多热闹啊!随着城市向四周扩大,城市中心由一个变成了无数个。可是还是有些怀念这里的辉煌。
现在细细的数过来从立交桥下来进到这条街已经有5家商铺贴出转让了。疫情的伤害,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让这里变得冷清萧条。
希望一切尽快步入正轨,疫情的伤害赶快过去,让街上行走的人多起来,让行走的人们脸上没有担忧,脸上荡漾无忧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