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块钱能有多少?最多不就是三张纸,再多也就是几十个钢镚而已。三十块可以在德克士吃一顿早餐,三十块可以在成都坐一趟地铁来回……。就现在而言,三十块真的不值一提。是的,我的梦想就是从那三十块里起来的。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很多人觉得是个笑谈。
我上学时严重偏科,数学是全年级最差的,语文是全年级最好的学生,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是文科类的学习。偶尔也投投稿件,石沉大海的稿件里也偶有一篇博得编辑的青睐。也是因为严重偏科,没有斗过掌握财政大权母亲而放弃升学。
那时候韩寒和郭敬明是文坛里派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因为《三重门》我更倾向寒派,在那时给自己取的笔名也带韩字,我希望自己可以以韩寒为榜样,可以不羁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初出社会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我一个人去到图书馆借书,没有限定时间却能准时读完一本书,没有规定却总能记下每天最细节的生活。看书上班养花写文便是那段时间里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的某天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在征文,悻悻的想要试试便投寄了一篇文章过去,最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没有谁可以一击中的,时间把我所有的耐心和期望都磨灭完了,我不再日日盼着它能给我回应。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离开了那家公司。等到稿费和样书寄到公司的时候,我和它完美的错过了。信件被转手到还在公司上班的叔叔手上,他告诉我说是三十块钱的稿费和样书。
有好几次我都想回到那个城市,去取那一份珍贵的信件,我母亲说来回的车费都不只那点钱,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然后以各种方式断了我的念想,所以到最后我也不清楚那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感情。
后来断断续续的写日记,断断续续的记录心情,只是再也没有往外投过稿子。
看刘同的文章时,他曾写到过他发表的一篇文章稿费是三十块。我的心好像被刺了一下,然后被免疫细胞修复的完好无损。
身边各种公众号的崛起,身边各个作家的作品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该把写作当成一个理想来做,我在怀疑自己漫长的岁月里丢掉的书本和写作。
卢思浩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以前我们很小,没办法为自己做选择。现在我们长大了,能够为自己做选择。如今我想、也能为自己做选择,我将重新把它放在梦想的位置,并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