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一些地方俗称七月十五或七月半,一个略带着浓重迷信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格外早起,忙东忙西做了许多盘中大餐,快到饭点的时候,端上几许菜,添上几碗饭,敬上几杯酒,送上神桌再点上几柱香,属于早上的这该有的仪式就算完成。
中午时,大家又都不自觉的忙了起来,杀起鸡、鸭、鹅,好似这三个荤菜是这个节日中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其他另算,此时的小河边已经和往常不一样了,人们都在低着头忙着自己手中的晚上菜肴,有说有笑,格外满足,似乎是对自己手中的菜肴感到开心,又或许是对大家今天聊的话题格外高兴,这其中的细腻感情始终是让人难得琢磨,但也会让人又不得不想去仔细琢磨。
晚间,祭祖的仪式跟早间差了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神桌上的菜多了些罢了,但是晚间的空气中更加多了一分烧香和烧纸的味道,弥漫在空气的每个角落,大人们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在告诫孩童今晚禁忌,吃饱了的人们坐在树下乘凉侃侃而谈,也让这个所称的“鬼节”更添几分“喜庆”,也让我这个不迷信的人沉浸在其中,年复一年,更尝一翻风味。
其不然,中元节看似一系列迷信色彩的活动中也透露着许多教育作用,它给人们传递的是一种后人尊敬先人的一种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灿烂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