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快乐时光大多都在游戏中度过,仿佛那样的时光里,我们的生命是真正的活着。游戏的当下,活泼而欢乐,即使偶尔也会产生情绪,但很快又被另一种情绪所转换。这样的时光,因为小伙伴的共同参与而充满情感交织的欢乐。
我的童年,大概是在初二时候戛然而止。因为中考的压力,周边的同学都进入了紧张备考的状态,即使有一颗继续玩乐的心,也不再有人陪同。
关于躲藏的游戏,有两个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一是扔沙包,二是跳绳。
丢沙包是在九合中心小学玩的最多,学校有一个操场,可以划出足够的区域供小伙伴们组成几个队伍,分别玩扔沙包、跳板、跳绳等游戏。其中,扔沙包是人数最多、最热闹、最无法预估成绩的。当沙包扔过来的时候,框线内的小伙伴就要在框线范围内从一头跑向另一头,避免被沙包砸中,一群人既要注意边缘线,又要注意和身边小伙伴的距离,但仿佛一切都有自然的秩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奔跑路线,被盯上或不太幸运的小伙伴被砸中时就要终止游戏了。有些小伙伴会估摸着沙包可能投向的地方官,提前想好要逃的方向,有的小伙伴会躲在后面,减少被砸中的几率,真正使大家喜欢玩这个游戏的原因还是躲闪中成功的兴奋、人越多越有乐趣。沙包仍中,将框线内的小伙伴一个一个地消灭、更替主场时,也同样有成功的快乐。
印象最为深刻还是玩跳绳时的躲闪。那是随妈妈去三角小学时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玩的游戏。
就是像这样,两个小伙伴挥舞着跳绳,一个小伙伴在中间跳跃,到了一定的跳跃次数,中间的小伙伴就要想办法逃出去,而我总在这里出现问题。我总是朝着跳绳的中间方向逃跑,但却常在这里出现问题。可有一次,一个大妈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她让我往挥舞跳绳的小伙伴的后背逃去,刚好就是跳绳旋转幅度越来越小的方向。试过一次以后,格外的成功,从此以后也是屡试不爽。这件事情也在我生命里留下了一份成功突破难关的快乐记忆点。
或许正是这些游戏的快乐激越了生命的激情,使我没有办法接受任何一种死板模式下的生活,并习惯了挑战失败、获得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