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庸》之修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是朱熹引用老师程颐、程颢的话,这两句话,后一句是没问题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老子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就是自然。一句话,人性的来源,自然的禀赋,这个就是“性”。率(suo3)性就是自由意志,那叫做道,直道而行,这就合于先天的道。修正自己的行为,把它改过来,所以“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是后天的情、识、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看不见的,见而不见,那个地方是道的体。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率性之谓道”,真正是自己“天命之谓性”。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是说道不是藏在隐蔽的地方,也不是在很微小的地方才能显示出来,人们迫切的见道,其实它随时在人们的身边,可就是见不到。人们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很容易放纵自己,把道放一边了,这样是不对的,一定要始终如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节”这个“中”不念中(ZHONG1),而是念“中(ZHONG4)”,打中了,恰到好处的意思。四情未发就是中(ZHONG1),中性,道的中性,不动,是体,修道,“天命之谓性”。发动了而处理得很到位,很克制,那就是“和”,是用,就是“率性之谓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根本的道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有了道体,我们要起用,要用到恰到合适。“中”跟“和”,一个“体”,一个“用”。体用要合起来,体用要不分。

《中庸》教我们做功夫修养,先把“情”——即所谓变化气质。“情”大部分是属于生理上的、身体的关系——生理上气质变化了,养心养到中和的境界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自然就可以养性。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是子思引用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曾子的学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真正一个明道、见道、悟道、修道的人,随时随地都在道中行;小人怎么样反中庸呢?无所忌惮,没有一种正的心理,没有严肃自己的心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懂得这个明心见性、修心养性这个道理的,没有了。这是引用孔子对中庸的感叹。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为什么人个个都想求道、修道,但不能得道?聪明人太过了,所以不能成道,不能悟道。笨的又太笨了,够不到。所以不能“中庸”,恰到好处做不到。

后世这个道为什么不明了呢?“贤”与“不肖”,是古代两个代号。贤——有道德的人,有学问有道德谓之贤人。不肖——看不起学问,不守道德谓之不肖。

个个在吃饭,个个不晓得饭的味道。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孔子说这个不行了,道行不开了。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国文化的“道”同各国文化的“道”不同,得道的人能对人类社会有贡献;没有贡献、功德不圆满,不是道。舜当然得道了,大智慧成就的,他每件事情都很明白,自己很清楚,还要向不如他的人请教一下。

对于朋友之间、社会之间、对于别人的事情,坏的,知道了,算了!都把它丢掉了;对于人家一点好的,某人的好处,要特别表扬。

中庸之道有裁定的作用,正反的意思,正中有反,反中有正,它裁定。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以,这个执并不一定是讲大舜坚执两端,因为两端偏见的人都是很坚执自己的意见,这个执是执两边的偏见,各有执着的。

孔子最高的赞叹:这就是叫做舜,舜就是这样叫做舜。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井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罟:网也。从网古聲。公戶切〖注〗𦊖,古文。攫,用利爪从上而下刨抓。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矍”作声旁。

都说孔子有智慧,孔子却说自己经常被愚弄。修道的人就是这样,苦难的地方我才来,不苦难的地方要你去干什么?孔子说在中庸境界里,想把它定住一个月都做不到。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孔子很欣赏自己的弟子颜回,说颜回认为对的,选择证到这个境界,要定住,定在这个境界上,把握的很牢。心中随时在这个境界,永远掉不了,绝不会掉了。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天下可均是大仁;爵禄可辞是大智;白刃可蹈是大勇;仁大智大勇都做得到,可要得道是很难的。

子路问强。

什么叫强?也可以说强(jiàng),就是勇的意思,有勇气,壮大。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一柔一刚,说尽了南北之强,这个似乎好理解一点。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能够适应环境,适应一切人。有自己的人格、气节和立场,决不随流逐波。所谓中流砥柱,站在那里屹然而不动,不偏向于哪一面,也不随便跟人家的意见而跑。国家有道,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一切都好。国无道,自己有人格思想的中心,自己站得非常端正至死而不变,这个才是真正的强。我突然想到“居安思危”这个词。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素隐,就是说,把本书的作者,同本书的真正含藏的意思特别拿出来,和现在的索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的素隐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做的事情,由喜欢研究事情研究到非常古怪的地方,用现代话叫钻牛角尖。素隐,行怪,是说个性搞怪很鲜明的人。孔子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做这样的人.有始而无终半途而废的,孔子也不做这样的.,依乎中庸,就是随时为道。一辈子隐着,真正有内性修养,有内性修道的人,才能够做得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指万物。“君子之道费而隐”,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找到了当下就是道。老百姓的朴实往往能够遵循道行事,表现最好的时候,圣人也比不了.老百姓如此之渺小都能去践行道,反倒圣人却不行了.天地很大,总有你不知道的事情,遗憾也很无奈.世界是大而无边,小而无内.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这就是道。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人生本位开始,人之初你体悟够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佛家说自己认识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察乎天地,最后通法界,整个就了解了。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就在你的身边,人为了道而到处寻找,是找不到的.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在普通的言行上,自己反省亏欠了一点,自己就要鞭策自己,“不敢不勉”,尽量地努力。总保持最后有余,不要做绝了。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得到,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慥慥”是什么?小小心心,不敢放肆、不敢马虎。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素,我们都晓得就是朴素的素,素就是白净,就是非常平常、本分,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就好说了。不管你是什位置,在本位安分守己。不用苦苦追寻就能得道。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在上位不欺凌下面,没有傲慢、没有自满,非常平淡、非常平凡。下面的不拍马,不想办法去钻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也不向人家求什么东西,那么就对这个社会、对人与人之间没有埋怨的心理,没有怨恨的心理。什么叫无怨呢?真正修养到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切是返照、检查自己。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以一个平常的心态服从天命,或者按道行事,小人以一颗侥幸的心态冒险,注定会遭惩罚的。人生、一个人生做人做事,做到了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中庸的道理就在这里。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万丈高楼平地起”很能解释这句话。迩是近的意思,卑是低处的意思。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夫妻相处融洽,就象一个乐队奏出的和谐之音,兄弟之间的相处,永远是和爱的、和平的,快乐地相处,没有烦恼,没有彼此的怨恨。有父母兄弟父子几个族合在一起这个“家”;“室”是每个人自己的房间了,是说一个人行道、自修容易,修至家庭能够和乐就难了。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孝者,顺也,这样讲孝顺。讲修道为什么要讲到家庭问题,因为这个是你切身最近的,自己切身最近、家庭之间做不好,何谈社会、团体,更别去要求天下国家如何如何。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孔子是承认鬼神的存在的,他给我们的警示是“敬而远之”。鬼神纯粹属于精神层面的,它要起作用必须经过物质的东西,所以一般来说对我们不会有任何伤害的。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祭祀的时候,人们常常要沐浴、斋戒,穿上盛装,一副严肃认真如履薄冰的样子,就好像神灵就在上面,就在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要用思想去体会鬼神不可知的这一面,不能用普通的一般思想的习惯去想它,不要猜测,要有实证.

矧,这个古文“矧”字,就是现在“何况”、“况且”的意思.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揜,同掩,覆盖的意思

再微小的东西,不管你能不能看到,它是一直存在的,只要真诚、虔诚,你想掩盖也是不可能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3,418评论 0 2
  • 读完《中庸》以后,想把思路整理一下,于是写了这样的一篇随笔。 一、什么是中庸? 从三个方面谈: 1、中庸的含义 “...
    红柳_3291阅读 557评论 2 4
  • 朱子版共三十三章,朱熹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孔子之孙)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
    玉莲子阅读 1,696评论 1 2
  • 中庸之道今解 中庸之道是知止的道理,是知道知足,满足,富足的道理。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生命中、生活中、社会中,最舒适、...
    andy言道阅读 723评论 1 3
  • 每一次走过都是淡泊; 每一次阅读都是收获; 每一次凝眸都是欢歌; 每一次流连都是烟火。 《中庸》书名,有三...
    尖峰牧牛放太阳阅读 8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