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心村”党组织“实心”起来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城,“空心村”问题愈发凸显,基层党组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破解“空心村”党组织建设难题,让“空心村”党组织“实心”起来,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破解“空心村”党组织建设难题,要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空心村”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限制,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班子,让“田秀才”“土专家”挑大梁、唱主角。要加强对“空心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让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破解“空心村”党组织建设难题,要在产业发展上出实招。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空心村”之所以“空心”,关键在于缺乏产业支撑,群众增收致富无门。“空心村”党组织要立足本村实际,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要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要加大对“空心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让“空心村”产业强起来、群众富起来。
破解“空心村”党组织建设难题,要在服务群众上见真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空心村”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强对“空心村”群众的关心关爱,特别是要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要积极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空心村”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让“空心村”党组织“实心”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