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四、淨惑所緣(分二科) 辰一、徵【云何淨惑所緣?】 這個「所緣」裡面有四大科;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這已經說過了。現在是第四科「淨惑所緣」,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怎麼叫做「淨惑所緣」?這句話怎麼講?這個「淨惑所緣」就是清淨、排遣出去一切煩惱。你作如是觀的時候,能把你的煩惱排遣出去,令你心清淨,這叫作「淨惑所緣」。現在是怎麼叫做「淨惑所緣」呢?那麼這就是問。 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世俗道」,就不是佛法,是世間的善法,由世間的善法也有「淨惑所緣」的這種功德,分二科,第一科「顯所緣」的境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標」。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由世俗道(分二科) 午一、顯所緣(分二科) 未一、略標【謂觀下地麤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這個「淨惑所緣」,就是你能夠觀察「下地」的粗性,和「上地」的寂靜性,那麼這就叫做「淨惑所緣」。下面舉個例子;「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我們說無明緣行這個「行」有福業、有罪業、還有不動業。現在這個「淨惑所緣」就超過了這個罪業和福業,而是屬於不動業,屬於這方面的事情。就是「如欲界對初靜慮」,這個初靜慮是色界天;欲界在色界天之下,色界天在欲界之上,所以稱之為「上地」,欲界就是「下地」。欲界對初靜慮來說,欲界就是「下地」,初靜慮就是「上地」。「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這是無色界天,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無所有處和非想想非想處相對的時候,非想非非想處是「上地」是靜性;無所有處是「下地」就是粗性,是這樣意思。 這是「略標」,把「淨惑所緣」的大意簡單的顯示出來,下邊再廣辨。 第二科「廣辨」分二科,第一科「明體相」,麤和靜的體相,分二科,第一科「標列麤性」,麤的體性。未二、廣辨(分二科) 申一、明體相(分二科) 酉一、標列麤性【云何麤性?謂麤性有二。一體麤性,二數麤性。】 「云何麤性?謂麤性有二」,這個「麤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問。下邊解釋。謂麤性有二種不同;第一個是體的麤性,那件事本身的粗劣的情況。二、數目上面的麤劣的情況,分這麼兩種不同。酉二、別釋相望(分二科) 戌一、欲界最初靜慮相望(分二科) 亥一、體麤性(分二科) 天一、正顯欲界【體麤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麤性。】 這是第二科是「別釋相」。前面是標列出來這個粗性,下邊第二科再一樣一樣解釋。怎麼解釋呢?彼此相對望來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欲界最初靜慮相望」,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體粗性」。體的粗性分二科,第一科是「正顯欲界」的體粗性。 「體粗性者謂欲界」,欲界的境界;那三惡道不要說,就說人天的境界。「望初靜慮」,對望色界初禪的境界來說。「雖皆具五蘊」,欲界也是有色受想行識,色界初禪也有色受想行識,都是具足五蘊的。「而欲界中過患深重」,但是欲界裡邊的色受想行識的過患,它裡面有過失有災患、有災難,那個過患也特別的深,特別的重。「苦住增上」,令你苦惱的境界特別的強。譬如欲界的人有老病死,欲界天上沒有老病而有死,但是還不如色界天上初禪的境界;色界初禪要比欲界天還要殊勝,他沒有這麼多苦。因為欲界苦惱有五衰現象,諸天上的有五衰現象;色界天沒有這回事,但是也有死亡。所以欲界裡邊的人天的過患,這個老病死,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很厲害。「最為鄙劣」是最為醜陋的事。「甚可厭惡」使令這個人不歡喜。不但人間的人感覺人間的境界很苦惱,天上的人感覺天上的境界最後也是不如意,「最為鄙劣、甚可厭惡」。 「是故說彼為體麤性」,所以說欲界和色界初禪對比,欲界的體性是不好的,它是粗劣的「體粗性」。天二、簡初靜慮【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這是第二科「簡初靜慮」。第二個色界,「初靜慮中則不如是」,就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他們就不像欲界這樣子。「極靜、極妙」,這個「極靜」;欲界「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這就是動亂的境界,這個苦惱來了人的心就不安,動亂;這色界天上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個苦所以他心裡面寂靜。這欲界的境界「最為鄙劣、甚可厭惡」;這個色界天初靜慮是「極妙」、極好,「妙」者好也,令他特別的滿意了,不是可厭惡的事情。所以稱之為「是故說彼為體靜性」,這個「靜」是這樣意思;這個「麤」是這樣意思,這樣解釋完了。亥二、數麤性【數麤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麤性。】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體麤性」說完了,現在說這個「數麤性」。 「謂欲界色蘊」,欲界裡邊的眾生他裡邊的「色蘊」,色受想行識這個蘊「有多品類」,這個受想行識蘊先不說,就先說「色蘊」有各式各樣的類別。就是欲界的人,每一個人的身體和別人都不一樣,很多很多的問題;有大、有小、有的具足、有的不具足,就是具足了也有各式各樣的情形,「有多品類」。那麼多的「品類」,你「應知應斷」,你應該認識它,令你不滿意的你應該把它消除,「應知應斷」。 「如是乃至識蘊亦爾」,就是「乃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是有各式各樣的;受蘊也是有各式各樣的,有的人有很大的福德,有的人很苦惱;想蘊,就是有的人很有學問,有的人學問不是那麼多;行蘊,他的行為各式各樣情形也不同。「乃至識蘊亦爾」,也都是彼此都是不一樣的,「是故說彼為數麤性」。(201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