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初三的时候,当时面临中考,压力非常大(原谅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非常强的危机感),就出现了心理问题。但是那个年代,在我们那里心理问题根本就不算疾病,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顶多就是闲着没事,吃饱撑的。所以也没跟家里人说过,结果心理问题就越来严重。在春节的时候,看本山大叔和崔永元的小品《小崔说事》,当宋丹丹说小崔这两年抑郁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受,觉得小崔太可怜了,加之这两年没见过小崔主持节目,觉得他过气了,越发感到悲凉,结果好好的一个小品,生生的被我看得像看追悼会一样,没有get到任何笑点。并且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敢看这个小品。刚上高中时,换了个环境,兴奋劲儿还没过,有次回家无意中又看到这个小品,觉得太搞笑了,哈哈笑个不。突然想起来,以前怎么就没看出好笑呢?
另一个是一个著名的寓言: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偷了斧头,就观察邻居,发现邻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人。但是不久后,这个人在谷堆里发现了他丢失的斧头。第二天再看邻居时,就觉得邻居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为什么对同样的小品,同样的邻居,前后的感觉却不一样呢?什么决定了我们对外界的看法,进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呢?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释。
一、心智模式
我们的大脑是这样工作的。我们好像带着一副镜片,过滤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比如,我们买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到大街上一看,我靠,这么多穿粉红色衣服的人。然后我们的大脑会根据经验和记忆,用一个固定的程序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构建出一个我们假设的世界模型,再对这个我们认为的(假设的)世界作出反应。
大脑工作模式:过滤——加工——建模——反应(行为)
这副看不见的“镜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维程序”所搭建的内在世界模型,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Metal Modle)。
我喜欢用李笑来老师提出的大脑操作系统的说法。那么心智模式其实就是大脑操作系统中的概念部分,我们采取的对这个世界的反应是大脑操作系统中价值观和方法论部分。
二、心智模式的作用
1、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世界
古语有云:仁者见仁而得仁,智者见智而得智。同样的事情,我们采用不同的心智模式,会看到不同信息,得到不同结论。这也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的原因。就像开始我提到我的状态,最开始心情沮丧的时候和后来开心的时候,看同一个小品,感觉就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一样。
2、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能力
以前,体育界有个著名的话题:四分钟内跑完1英里。1954年以前,没人敢想,当然也没人做到过在4分钟之内跑完一英里。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人类的极限。直到1954年5月班尼斯特用3分59.4秒打破了这个极限。很快这一纪录就被澳大利亚选手约翰兰迪突破,接下来的三年里,又有16名选手打破这个记录。这么短时间就有多名运动员突然就能突破这个极限了,这显然不是人类基因突变的结果,唯一的可能就是人们的心智模式变了。旧的心智模式被打破了,新的“人们可以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心智模式建立了,于是人们就解放了。接下来,也就有了多名选手接二连三地做到了。
3、心智模式决定了世界给我们的回馈
自证预言恐怕就是这个作用的最好体现了。自证预言就是: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该表述借用自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自证预言的解释就是我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即在我们大脑中生成一种心智模式,然后我们按照这种心智模式采取行动,进而导致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世界真的给我们回馈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自证预言实现的通常都是坏的事情,所以自证预言不大受欢迎。有一句鸡汤是这么说的:你相信你行,你就行。但事实上,你相信你行,你不一定行(注意:是不一定),但是,你相信你不行,那可能真的会不行。
总之,心智模式决定我们对外界的看法,进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世界对我们的回馈,甚至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三、改变心智模式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生活不顺心,事业不顺利,而别人都是那么的幸运,事事顺心。我们会懊悔,会抱怨,会失落,会消沉。这时候,我们得意识到,这恐怕不是世界对我们不公,而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出了问题。积极的心智模式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发展,那我们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由一个消极的心智模式变成一个积极的心智模式。幸运的是,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做。
昨天跟一个朋友通电话聊天。他总是认为自己将来会被淘汰,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对抗将来的风险(口头上相信不算,没有践行,都不能称之为相信),甚至前段时间听到华为裁员都会沮丧,然后就跟我说想找一个百分之百安全的路,比如拿一个博士学位,在一个二流大学拿个教职,一生无忧。但是,哪有什么百分之百安全的路呀,于是他就陷入苦恼。他已经被自己的能力固定,将来会被淘汰的心智模式占据了。我么聊了很长时间,最后我给了他一个建议,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全力培养一个技能,看看一个月后自己是否有提高。其实我就是想试着帮他改变心智模式,舍弃能力固定,将来被淘汰的心智模式,逐步建立我们可以不断升级的心智模式。
最后借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若是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上可以给你足够的善待;若是你能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上能够给你足够的宽容;若是你是个非常认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也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你吧。(李笑来《通完财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