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老奶奶
那天清晨,我在菜摊前犯了难。“这宽叶的是韭菜,窄叶的是才是本地香韭。”身后传来温和的声音,回头看见一位银发奶奶笑眯眯地指着菜筐,“看你挑了半天,城里孩子吧?”
周六的菜市场总是热闹非凡,我却站在蔬菜摊前手足无措——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混在一起,我完全分不清。
“宽叶的是大棚韭菜,香味淡;窄叶的才是本地香韭,香味浓。”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轻轻拍了拍我的肩,“看你挑了半天,城里孩子吧?”
她耐心地教我辨认:香韭叶窄而厚,颜色深绿;普通韭菜叶宽而薄,颜色浅。更让我惊讶的是,她顺手拿起旁边的葱:“顺便教你,葱要选葱白长的,掂着沉甸甸的,这样的才甜。”
“奶奶您懂的真多。”
“我卖了三十年菜啦。”她眼睛笑成月牙,“现在退休了,就爱来这儿帮帮年轻人。”
她说,挑菜如挑人,不能光看外表。“韭菜不是越粗壮越好,葱不是越直越漂亮就越好。就像人,朴实无华的往往最实在。”
那天我不仅买到了最香的韭菜,更收获了一份意外的生活智慧。原来知识不只在高堂讲堂,更藏在烟火人间。而这位素未谋面的奶奶,用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生活的答案,往往就藏在最平凡的日常里。
卖菜老奶奶
从此,我去菜场总会多留意一眼,期待再遇见那位温暖的身影。或许下一个转角,我们又会在某个菜摊前相遇,继续这堂永远上不完的生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