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促进社会幸福感的一种方式,给困难的家庭施以援手,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改进生活状态与质量。
然而,很多人总是打着慈善的名义,为自己的功名获利,将他人的自尊当成自己名誉的垫脚石,忽视被帮助者的尊严。
前段时间有幸参与了一次“贫困助学”活动,隶属于当地一个小的慈善机构,跟随着三位义工前往被资助者家中进行考察。
入目是上世纪建筑的土房,杂乱的院子中堆积着大量杂物,角落中枯萎的杂草经历了几度寒冬,依然无人收拾。
听到我们到来的动静,低矮的小屋中走出两位老人,虽然苍老却依然健硕。
这次前来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被资助者的家庭状况,避免出现虚报的情况,这是慈善公益活动中最忌讳的问题。将爱心人士捐赠的财物资助给本不需要资助的家庭,导致需要资助者得不到帮助,因而,深入考察被资助者的实际家庭状况是重中之重。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两位老人是孩子的爷爷与奶奶,已经年过古稀,身体虽还硬朗,却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担忧。
孩子的父亲前些年因交通事故瘫痪在床,虽然有一大笔赔偿金,但为了给孩子父亲治疗,两三年就花光了,没过多久孩子父亲也去世了。
孩子母亲也因看不到希望,离家而走,家里只剩下两位老人与十一岁的孩子艰难度日。
在村委及街道办的帮助下,帮助他们办理了五保户,每个月也有上千元的政府补助。除此之外,老两口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家中那两亩多口粮地。
可想而知,七十多岁的两位老人如何能很好的耕种,虽然现在耕种逐步机械化,但粮食的收入与价格摆在明面上,是不可能养家糊口的,收成好了,一年也就收入两三千元。
按照我们调查的结果,应该给予这个孩子“贫困助学”名额,后续也没有出现偏差,慈善机构确实给了这个孩子一个名额,决定对其进行资助。
然而,如果资助到此结束,也就没有了后续的事情发展。
大约一个月之后的某一天,老人给慈善机构负责人打电话,提出了一个要求——删除公益组织资助他们家庭的报道。
原来,孩子班级中某个同学,在玩耍手机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报道,就是慈善组织资助自己的同学的事情。
同学到学校后,将这篇报道给了其他同学观看,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班级中传开,背后的议论自然而然就传到被资助的孩子耳中。
虽然同学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恶意的嘲讽或戏弄,但其他同学看他的眼光发生了变化,天性敏感的孩子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其中的变化。
感受到自己成为了班级中的另类,让这个孩子在心理上感觉不自在,自尊受到挫折,回家后对爷爷奶奶大发脾气。
这也就出现了后来老人给慈善组织提出删除报道的电话。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心理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自尊心要比成年人更强。特别是当他们因为某些方面被嘲讽或者鄙视时,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对于接受到资助这个事实,就会成为他们厌恶的对象。
这也是很多贫困家庭中的孩子讨厌那些资助自己家庭的慈善组织的原因。这种公开性的资助让他们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另类,让他们自我感觉低人一等。
对于慈善组织而言,在进行“助学资助”之时,不仅要进行物质、资金上的帮扶,更是需要充分考虑到资助家庭、孩子的内心建设,不能将资助这样的“善行”变成“恶举”。
前段时间网络上曝光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资助自己的杭州“冰哥”,这条寻人启事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冰哥”作为社会中毫不起眼的一粒微尘,资助了六七名学生,但他贯彻一个原则,当资助完成之时,就是他删除被资助者联系方式、断绝所有联系之时。
用“冰哥”的话说:
“我一开始资助的时候说过,不需要找我,也不需要打听,让他把自己藏好就行,我不希望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但别人会记住他一辈子。”
“我资助过的大多数到了最后一学期,我都会删除,不再联系。”
“冰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善良,相忘于江湖,是他最后的选择。他完全站在被资助者角度思考,让被资助者不要将接受资助当成一种困扰,他用删除所有联系方式作出回应。
慈善是行动,不是事业,即便想要呼吁更多人从事慈善,但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保护被资助者的隐私,也是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