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数人讨厌蛇。蛇给人类带来的恐惧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最强烈的恐惧之一。在对美国1500万患有各种恐惧症的人进行调查后发现,怕蛇的人数最多。
蛇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生朱迪•德罗切(Judy Deloache)和瓦内萨•罗布(Vanessa LoBue)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九宫格中放8张花草图和1张蛇的图,或者放8张蛇的图和1张花草图,然后让3岁孩子在这两种图片组合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一张。结果发现,虽然很多孩子从来没见过真的蛇,但他们对蛇的样子都很敏感,比起从蛇群中找花,他们在花草丛中找蛇的速度更快。
《华尔街日报》报道过一项研究。该研究的受试者为24名年龄在18至31岁、无恐惧症的挪威女性。她们观看了两组彩色照片,同时脑电图会检测她们大脑的活动。
在第一组实验中,各600张蛇、蜘蛛和小鸟的照片以每秒三张的速度在电脑上随机展示。该测试评估的是哪种生物会引起受试者迅速但无意识的关注。随后她们还观看了以更慢的速度展示的各物种的30张照片,目的是评估她们大脑的持续性神经反应。
在实验之前,受试者按照从0(毫不害怕)到45分(非常害怕)的量级给她们的恐惧评分。对蛇、蜘蛛和小鸟的平均恐惧分数分别为16分、12分和4分。研究者称,与蜘蛛和小鸟的照片相比,蛇照片的快速展示引发了明显更强烈的大脑反应,该反应在大脑的枕骨叶即视觉处理区表现得最显著。受试者对蜘蛛图片的反应与她们自己所陈述的恐惧密切相关。
人类大脑对蛇天生的反应就是畏惧,没意识到自己怕蛇的人也包括在内。有一种最简单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那就是我们生来就害怕蛇。他们认为,由于一些蛇可以致人死地,所以我们已经进化出了对这种动物与生俱来的恐惧感。
有很多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相较其他生物,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更能注意到蛇的存在,因为蛇是人类最早的掠食者之一,每天都带来威胁。即便蛇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再危险,但这种对蛇的高度戒备却深深印入了人脑的神经回路中。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向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尺寸和颜色相同的图片,其中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花朵、鱼类等,另一些图片是蜘蛛或蛇。结果发现,当看到蜘蛛或蛇时,婴儿的瞳孔明显变大。研究人员说,光线条件不变时瞳孔扩大,是脑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激活、产生压力反应的重要标志。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琳恩·伊斯贝尔领衔的研究人员,在两只日本断尾猿大脑内植入电极。这两只猿,一公一母,生来就处于受囚禁状态,从没见过蛇。
研究人员给它们展示愤怒表情或中立表情猿类照片、猿手臂不同姿势照片以及蜷曲或伸展的蛇类照片,同时测量他们大脑内神经元反应。结果发现,蛇类图片激发“最强烈、最快速的反应”,当图片模糊时,反应没有减弱。
此外,有研究表明,同样对人类有致命威胁的熊、犀牛等哺乳动物图片并不会引发婴儿的紧张情绪。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哺乳动物与人类祖先共存的时间较短,进化还来不及建立直接的恐惧反应。
伊斯贝尔认为,对蛇的恐惧推动了我们的视力发展。总体上,灵长目动物的视神经比其它哺乳动物要发达。我们的每个视网膜上都有一个凹处,因此我们能捕捉到细小的物体,比如灌木丛里的小东西。
辨别蛇类是我们视力出众的真正诱因所在。蛇似乎是已知捕食灵长目动物的最古老食肉动物,是历经几百万年不绝的最顽强食肉动物。
伊斯贝尔推断,我们的视力是与拿猴子当晚餐的毒蛇共同进化的,结果人类也具备了良好的视力。
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瓦内萨·罗布说:“人类这种天生恐蛇的特征,可以联系到进化历史,怕蛇的人类在环境淘汰中更有优势幸存和繁育后代。能快速发现有蛇出现的人类更容易传下他们的遗传基因。”在此之前,就有科学家表明在野外注意蛇。提防蛇有助于灵长类动物进化出更好的势力和发达的大脑。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对蛇的恐惧并非与生俱来。
瓦内萨·罗布博士后毕业后到美国罗格斯大学任教,现在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学家。她进行的一项新研究重新评估了婴儿对蛇的反应。
此前的一个实验是这么做的:给11个月的婴儿展示蛇的照片,并且分别配上恐怖和快乐的声音。当播放恐怖的声音时,婴儿盯着蛇的照片看的时间更长,而播放快乐的声音时则相对较短。另外一项研究则分别给蛇的照片配上了恐怖和快乐的脸,最终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小宝宝会将蛇与恐怖联系起来。
罗布对这个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让婴儿观看蛇和大象的视频时衡量了这些小宝宝的生理反应,并且给视频都配上了恐怖和快乐的声音。他们随后试图吓宝宝一跳,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他们向这些婴儿使用了一种“惊吓探测”的方法。在这个案例中的他们在婴儿观看视频时,出其不意地呈现明亮的闪光或亮光。
如果宝宝已经感觉害怕,这种惊吓将引发更强烈的反应:就好比我们看恐怖电影时,或者当我们已经很紧张时,会对某些刺激产生更激烈的反应。但是研究发现,当宝宝观看蛇的视频时,即使搭配更恐怖的声音,他们的惊跳反应也并没有更大。
事实上,婴儿的惊跳反应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心脏反应同样会降低,表明他们并不害怕。
换句话说,尽管婴儿会给予蛇更多的关注,但这并不会引发恐惧。这就推翻了人类生来怕蛇的这种观念。
罗布认为,无论是人类还是猴子,婴儿对蛇的兴趣都高于其他动物,表明蛇有些特别。正因为我们对蛇更感兴趣,所以更容易在某些情况下转化成恐惧。也就是说,人类对蛇和蜘蛛的恐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到文化的调整和影响。
我们没有进化出对某种东西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其实是件好事。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不利于我们适应不同环境,因为这会限制小宝宝探索新事物的欲望。相反,我们进化出了更快地学习恐惧的能力,以便应对一些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