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人的感觉与文本里的情感相互交织的时候,孩子的面庞将会是什么样?在教育戏剧里,它小心翼翼地在个人情感意义上为参与者打开了一扇门。它帮助学生有情感的理解,具身式地感受,用相似的儿童经验开启孩子与文本的真实链接,畅游水天一色,日月星辰······于是,教育戏剧就这样开始了。
一、教育戏剧不是什么?
教育戏剧不是教授表演技巧或让儿童成为演员,不是成人价值观的加强,不提供标准答案。教育戏剧强调的是注重戏剧过程,用创造性的、互动的教育方式,激发、鼓励、吸引孩子们。同时,通过游戏、扮演、故事与戏剧基本元素来打造的一种系统的、体验式的教与学的方式。
二、教育戏剧里的我们
从“90后”开始,他们出生在一个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从“00后”开始,电影已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从“11后”开始,除了电视剧,还迎来了综艺节目的黄金期以及网剧的兴起期。因此“看剧”就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的日常。不过,在银屏前,我们通常会习惯地充当观众身份,随着演员的喜怒哀乐、剧情百态去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当然也有不少人在成长当中有过演员梦,因为除了成名,还能把人的一生过成几生,可以发掘自己无尽的可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演员以及表演课程我们又很少接触到,想要真实体验,确有诸多局限,但是在教育戏剧里,这一切都成为可能。我们不用多么高超的表演技巧,不同饰演他人眼中满意的角色,我们只需要去“感受”,并用身体去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在这一次次的表达当中,开始了逐渐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和所在世界的过程。
三、 教育戏剧的开启
先从教学中老师们都关心的“如何解决孩子们在戏剧感受过程中的纪律问题”谈起。
(一) 介绍与问好情境下生成规则
1、围站成圈,建立规则。
大卫老师:“嗨!我叫大卫,你呢?”
生A:“我叫——”(生B说话,把A打断)
大卫老师对生B说:“老师在与A说话,你需要怎么做?”
生B:“安静!”
大卫老师对其他同学们说:“还需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倾听、注视、专注·····”(这是时候,老师们便可以一条条写在黑板上。由孩子们主动制定的规则,就这样在温和而坚定的话语中生成了。)
(2) 破冰游戏
游戏1:这是一款简版的“乌鸦与乌龟”的热身游戏:听到老师拍手,我的左手抓需要立刻抓住右侧同学正挨着我左手心的食指,并且我的右手需同时逃出紧贴我另一侧同学的左手心;
游戏2:团建——猜拳入队,并呼喊队长名字
游戏3:豹抓鹿的蒙眼游戏
(二)演绎中国传统故事——《神笔马良》
1、说故事剧场规则演绎:老师讲到故事里面有哪些物体,老师们就自由出列扮演相应的物体。当老师说起“wuxi”的口令,同学们都归位。
2、 《神笔马良》演绎
剧情指引:
①马良获神笔
②马良画画——“三人成团活动”
③用笔原则制定——七人成团,并讨论书写“画”与“不画”的原则后展示,最后集体讨论。
④用笔助人—— 大卫老师演绎5个不同角色,讨论是否帮助绘画。
⑤马良进监狱——同学们帮“马良”摆出监狱里的位置与姿态。不同的位置与姿态,就意味着生成出了不同的剧情。
⑥监狱的思考——营造“村民、老神仙、马良内心”交替对话的艰难选择氛围;
⑦插入“123木头人”游戏,同学们需要在向大卫老师行进的过程中把最后一排的瓶子与老师脚下的毛笔交换;
⑧马良受要挟,村民开大会——讨论是否交出马良,校长扮演村长主持讨论。
⑨“村民”写信送马良
⑩神笔的归宿——同学们围成蜗牛壳似的内外圈包围的形状,纷纷扮演起会说话的路边大树,在马良找老神仙的路上,每一颗“大树”都把自己的对于归不归还神笔的想法小声地说给马良听。马良就在一路上一边倾听,一边思考,最后在找到老神仙之时,作出自己的选择······
感悟:在每一个情节里,看似聚焦的是马良在做艰难的选择。但“艰难”氛围的塑造除了是剧情赋予的,更是每一位同学都在不同角色里纷纷给出的自己内心的真实选择上打造的艰难曲折的各种选择故事环境。就这样剧情的发展与每一位同学的选择逐渐融合后,于是自己不是自己,但自己又是更真实的自己的状态就发生了······
另外,在与同学们的每一次交流当中,因为一份安全感,每一个学生都会畅所欲言,勇敢表达不同的观点。对面不同的回答,大卫老师从来不表达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旨在专注表达过程的本身,以及营造在戏剧课里永远不会出错的安全氛围。可能学生们的表述会与主题不符,不过大卫老师只是进行追问,或者通过剧情的深入发展,帮助学生们尝试更深入的具身体验。就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表演、表达、相互交流当中,内心的选择逐渐清晰。
在上教育戏剧之前,可以感知到它是可以让其他学科变得有趣的一种工具,也是可以帮助师生更好的进行具身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在我一次又一次体验了教育戏剧之后,我开始理解——“戏剧只是去启蒙和点燃成为人的火种”。
四、 教育戏剧里的二小
在教育戏剧体验的过程中,校长不仅来探了班,还蹭了课。他与我们一起感受“神笔马良”的心路历程。如果说课程的开启,是大卫老师构建的一种教室里的安全感与轻松感,那么在演绎中,孙校的参与便是直接给予松湖二小的同伴们一种家人的归属感,让我们更专注地感受每一幕剧情的演变,思考自己在剧中的每一次选择,感受选择之后获得的更高而远的天空。在戏剧课结束之后,校长与同伴们思考不断,都停留在了教室里与大卫老师深入交谈。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一场具身夏雨,希望把点燃的这份对戏剧的热情,变成教育路上的阵阵清凉,明晰不同课程的新落脚点。
最后感谢大卫老师借周星驰先生在《功夫》里对我们表述的那句话——“想学吗?我教你啊!”。话语里很温和也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