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征求意见稿)
老街,是我少年的记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忘怀。
我说的这条老街,就是鸡泽县老城里的南北街,从南门口向北至东北街,全长一公里左右。 这条老街有北十字街和南十字街组成,最繁华的地段在北十字街南北两旁。在六七十年代,这天老街是老城唯一的一条商业街。现在,县城中心不断南移,老街的影子在人们心中渐渐地淡忘了。
七二年冬,我家从大西北随父亲转业回到老家,先是住在老招待所、后住在城关派出所和城隍庙县委家属院,这些地方离老街都不远。所以,我和老街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很多抹不去的记忆。
三大怪:独门柱子拐角楼,见了礼堂拐着走。
老街里的三大建筑很有名气,百货公司、拐角楼、礼堂,都集中在北十字街。
“独门柱子”,说的是县商业局百货公司,在北十字街向西二十米路南,大门前中央有一水泥柱子。说是房盖起来才发现,大梁不够长,就在门上方接了一段。俗话说:好事成双。独门柱子实为罕见,让人感到怪怪的。不管咋样,这并没有影响百货公司的生意兴隆。因为,那时实行计划经济,百货公司是独家经营,买个针头线脑也没地方买,别说买别的,买块布头都得用布票。当时有句顺口溜:有钱没票(购物券)别进来。记得买了商品,售货员开了票,用夹子夹好,通过头顶上的一条铁丝,使劲滑到收款员的面前,收了款后,又把找的零钱使劲滑过来,售货员才会把货物给了顾客,交易才算完成。那时,算盘是最先进的计算手段。
“拐角楼”,在北十字街口东南角,是一间两层小楼,瘦高条,怪就怪在北面墙楼没角。据说是盖楼时,楼下有一个电线杆,是全县最集中的线路。因此,盖楼时北墙是齐的。一楼是生产资料公司的日杂门市,农具、绳索、还有鞭炮等。那时是人民公社,土地归集体生产队所有,农具大多归大队购买。最显眼的是墙上电影预告牌,黑色的木牌高高地挂在北墙上,每天上学放学路过都会看到。
“见了礼堂拐着走”,礼堂就是现在说的电影院,在百货公司对过。礼堂在大院东侧,大门在大院西边,进了大门往东拐,才能走进礼堂的大门。不像现在,进了电影院,直走就到了座位旁。虽然有点不方便,但是看电影的人特别多,毕竟那时的娱乐项目少。记得七三年夏天,上映《朝阳沟》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因天气热,只好在礼堂东侧外面的夹道放映。那时,还很封建,还没有男女恋爱片。《朝阳沟》引起男人和女人的激情,大声喊着叫着:“看银环栓保搞对象了。”我那时还小,没钱看电影,总是看“解放电影”,就是电影快结束了,把门的就会提前打开大门,我们就立刻冲了进入,看个热闹。有时,也会偷偷地趁把门的不注意,溜了进去。
三大转:骑大梁踩踏板,手腕戴表袖子撸起来。
“三转一响”,是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富裕家庭的突出表现。当时在五金公司单位上班特别吃香,因为,买这三样商品都得凭票,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五金公司在北十字街路西,有五六级台阶,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北面紧紧挨着的是食品公司,但是台阶没有五金公司那么高,只有三级台阶。记得七五年左右,五金公司就有一台黑白电视,我和郭老弟每晚都去看电视。电视在北面生产资料公司内,是五金公司的仓库。郭老弟父亲在生产资料公司工作,我们才有机会看电视。那时电视稀少,听说全县只一中有一台,但是从没去看过,听说也不让看。
“骑大梁”,骑大梁就是带大梁的自行车,那时,自行车都是横梁二八车。不像现在都是没梁的二六车,如果看到弯梁自行车,都视为是怪物,很难接受。过去工资低,刚上班每月30元不到,一辆自行车120元,谁家有辆崭新的飞鸽、永久、凤凰自行车,就像现在有辆奥迪车一样拽。每天骑着自行车满大街飞奔,满骗,炫耀,那都是吃商品粮的干部子弟。
“踩踏板”,指的是缝纫机,那时家里孩子多,一家姊妹四五个,衣服裤子都是母亲自己做,没有缝纫机缝缝补补,孩子就得露屁股。买个缝纫机就得走后门,有钱有时也买不到,凭票供应。谁家有台蜜蜂蝴蝶牌缝纫机,都很骄傲自豪:“有啥活来家做,我刚买了一台小蜜蜂”。有了缝纫机,一年四季大人小孩的衣服裤子,就有了着落。我家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占号就占了半年,你说容易吗?
“手腕戴表袖子撸起来”,那时工资低,买不起手表,攒够钱了又买不到,还是凭票供应。那时上海牌机械手表120元,多数人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谁要是带块手表,走在大街上,带表袖子就会撸的高高地显摆,为的是引人注意,冬天都不嫌冷。那时谁戴块表,说个媳妇都很容易。我带的第一块手表,是77年刚上班,是哥哥在天津部队走后门买的,60元的钻石试制表。当时也很风光。
三大油:果子糖糕杂面条,割块猪肉专捡肥的挑。
“三大油”,说的是老街里的商业食堂和肉铺。食堂在路东,食品公司对过。肉铺,在都是国营企业,属于商业局下属单位。过去油少,每家每户一年有时候都见不到油星,能吃顿果子糖糕,就很知足了。
“果子”就是油条,计划经济年代,供应油很少,一家五六口人,供应油才一斤左右,老百姓就别说了。能吃顿油条已如大鱼大肉了,幸福的屁颠屁颠的了。
“糖糕”也一种油炸食品,里面有糖,是小孩最喜爱的食品,那时食品单一。
“杂面条”是当时最有名的小吃,是绿豆或者黄豆和白面混合而成,那时小麦产量低,吃白面也少,大多是玉米面饼子,高粱窝头,能吃上一碗杂面条,也是有口福了。那时杂面条两毛一碗,上面漂一层油星,真香。
“割块肉专捡肥肉挑”,那时见不到油星,所以,买肉都买肥肉,那是有面子。每到过年,都得起个大早去排队,有时有肉票也买不到肉。还得给肉铺师傅说好话,递根烟,不然竟给瘦肉,回到家就挨骂。那像现在,买肉竞要瘦肉。时代不同了,真的活法也不一样。现在的人天天大鱼大肉,天天如过年,吃肉都不香了。
三头型:小光头一撮毛,大分头一边甩,老头小伙白毛巾裹头戴一年。
说的是当年流行的发型,出自北十字街口的理发馆,就是两间平房,一个竹子门帘,理发师傅我记得是西关的苑红达,是国营职工每天上班,理一个头两毛。
“小光头一撮毛”,那时的小孩多剃光头方便,门头上方不剃,留一撮毛,好看滑稽,反映那个时代的儿童形象,天真烂漫。夏天走在小街上就会看到,洗肚子男孩只带一块兜兜,在街上跑来跑去。
“大分头一边甩”,年轻人最流行时髦发型,就是大分头一边甩,特洋气,帅气,小姑娘见了都要回头多看几眼,小伙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在乡村里,就看不惯这种时髦,说是像个狗特务,不是好人,不是地皮就是流氓。
“老头小伙白毛巾裹头戴一年”,白毛巾裹头是小街一景,也是冀南人的一个特征,白毛巾裹头,用途广泛,冬天裹头抵御风寒,夏天用来擦汗,平时又可以洗脸,真是一条毛巾戴一年。
时过境迁,小街依然在,过去很吃香的五金公司,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礼堂等有的已经没有了,小街已经变成了老城。
如今鸡泽六纵六横的大街更加繁花似景,有些我都不知道了,如红歌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夜景一条街。
沧海粮田,光阴魅力!
小饭店,肉铺,食品公司,五金公司,电影院,新华书店,城隍庙,百货公司
北十字街,东北街老县委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