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丹
我的戒糖生活 我的试图戒糖生活,已经有一阵了。
闭塞、土味如我,第一次听到”戒糖“这个词,已经是去年的某一日,从一位家有两宝却完全不耽搁、继续大跨步走在时尚前沿的辣妈口中。辣妈说,她家老公戒糖几个月以来,有了相当显著的变化:体重减了十几斤不说,最主要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肤质气色都呈现出大飞跃,简直有种要从油腻中年逆袭回清爽少年的趋势了呢!
大惊之下我立即诚恳请教这个神奇的“戒糖”是何等戒法。辣妈同志见我是真无知,极为耐心的开始从营养学的角度给我扫盲,各类科学术语层出不穷,轰炸的我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好在记住了最简单的几句实操口诀:“少吃米面,增摄粗粮,控制水果,杜绝甜食,蔬菜肉类量多无妨”。
就这简简单单几句,践行到位即可。
于我而言,其中两项相当容易。
其一,控制水果。一众水果当中,我向来只爱那些徒手剥皮可得的,比如橘子。一旦需要上升到洗、削、切的高度,热情立马浇灭。
其二,蔬菜肉类量多无妨——这个不用说了,根本送分题。
但难就难在,还有另外两项,活生生逼出了身体里的两个“我”,彼此之间拉开了一场硝烟弥漫、旷日持久的战争大幕。
其一,“少吃米面”。
其实辣妈最开始说的是“不”,看到我的特大号表情包后改口为“少”。
“那到底多少才算‘少’呢?“
“嗯,尽量控制在一个拳头大小吧!“辣妈体恤我天生爱吃米、多年来每餐两碗是标配,便鼓励我慢慢减量。
——身体里的一个我豪情万丈壮志凌云: 这有何难,斩立决便是了!可惜,还有另一个我不情不愿磨磨唧唧:拳头大小?那要按谁的拳头来算呢?
其二,“杜绝甜食”。
这项才是最困难的。大部分时间里,作为五行缺甜的那个我都明显占上风,大道理一段一段:不是说对甜食的喜好是人类DNA里带着的天性吗?连人家《人类简史》里都有一段关于智人爱吃甜的描述呢,“3万年前的采集者,想吃甜食只有一种可能来源——熟透的水果。所以,如果石器时代的女性碰到一棵长满甜美无花果的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吃到吃不下为止,否则等到附近的狒狒也发现这棵树,可就一颗也吃不到了。”
“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糖,尤其是游离糖——除了提供热量,并不能提供任何营养,对身体没有丝毫好处不说,还增加各类疾病风险、加速皮肤老化——想想人家张韶涵…...” 另一个理智脑的我苦口婆心堪比三藏。
时至今日,虽然仍未分出绝对胜负,但宛如两党之争,起码多了牵制,政绩也居然可圈可点了。
举例而言:
1. 蛋糕巧克力冰淇淋之类,消费频率大幅降低,从以日计到以周计到以月计;或者单次摄入量大幅递减,从以前的大快朵颐到三口封顶;
2. 奶茶拜拜;
3. 可乐——啊可乐!曾经以为无论如何TA都是过不去的坎儿,而事实证明,和感情一样,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好吧,我坦白,之所以能达成上述一二三,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和“我”做了一笔交易,以上述各项的牺牲来换取了另一大项的留存:甜酒。
不怕承认,我的口味和人格一样分裂:可以欣赏最干的香槟,也可以对小甜水怦然心动,全凭当下心境。
如你所知,甜酒当然远远不止是小甜水啦。比如著名的WINE FOLLY 曾专门介绍过9款“严肃”的、此生必尝的甜酒,如下图所示。
从左到右,一句话简单概括:
1. Moscato d’Asti,来自意大利的微起泡莫斯卡多甜白,可谓“小甜水“中的佼佼者;
2. Tokaji Aszú,匈牙利的国宝级贵腐甜酒;
3. Sauternes,大概人人都知道的波尔多苏玳甜白;
4. BA & TBA Riesling,德国最优质的甜型雷司令;
5. Ice Wine,用零下8度的天然冰冻葡萄酿造而成的冰酒;
6. Rutherglen Muscat,来自澳洲维多利亚州的著名麝香甜酒;
7. Recioto della Valpolicella,与大名鼎鼎的意大利阿玛罗尼同一产区,特别适合搭配巧克力,或者说,它自身就是液体巧克力;
8. Vintage Port,葡萄牙的年份波特,随随便便放个50年以上不成问题;
9. P.X. Sherry,来自西班牙的PX雪利,常被称为全世界最甜的酒。
虽然目前放眼望去,传统的甜酒似乎不那么流行了,全球范围内种种“复兴”努力仍收效欠缺,但不可否认,它们在历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存在——曾几何时,全世界最令人垂涎的葡萄酒风格就是甜的;而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划定的葡萄酒产区就是匈牙利东北部的托卡伊 (Tokaji),于1737年被官方认证,比葡萄牙的杜罗河谷 (Douro Valley) 还要早。
甜酒要真正做的好,其实相当不容易,极致就在于其酸与甜的完美平衡——大概也正因为这点,我一直都对它们充满了探究的好奇和崇尚的敬意:每每在寻觅生活的平衡力有不逮时,至少还有它们可以慰籍。
所以呢,迄今为止,我的戒糖生活依然保持着“半糖主义”,而且目测会继续延续……
-THE END-
饮号|深酌浅饮,都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