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21
【读书笔记】祖莹
《为何爱会伤人》
今天看到作者关于“七年之痒”的观点觉得很有意思,他将这个现象和童年联系到一起,仔细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基本定型。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第二次童年,会再现我们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时光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被改变了。如果不能成功,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读书笔记】琳琳
《影响力》
影响力的武器——一致性原理
一致性原理是一种要与我们过去的所做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是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这种压力下,我们会采取某种行为以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决策。
这让我想到了一致性原理一直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我们新的一年做愿望清单,然后把清单放在经常能看到的位置,或是公布在朋友圈里,或是和我们的朋友分享,这样我们就会努力朝着目标努力,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保持一致性是一种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前后不易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品行。想到了2017年年底风靡朋友圈的不减肥十斤不换头像现象,很多朋友就因为此时减肥成功,或是至今没有换头像。
【读书笔记】苗喵
《肠子的小心思》p443-p467
一本非常棒特别有趣想一直读下去的科普书,可谓是医学科普书里的段子手了。
益生菌:吃吃更健康
可以挺过胃里的强酸和剧烈的消化活动,最终活着抵达大肠的极少数的好的细菌统称“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给我们的肠道更好的保养,增加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
益生菌可以保护我们的肠道,因为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怎么会愿意把“行政管辖区”拱手让人,当然还有专职保安业务的细菌。
细菌最了解的就是细菌,益生菌和肠道免疫系统合作,比如说生产多少粘液才能保护好肠道,简直就是肠道的咨询师和培训师。
止泻:益生菌应用领域No.1,可以延缓腹泻和炎症的发病过程。
加强免疫系统:体弱多病的人也可以服用些益生菌,尤其是在容易感冒的季节里。
治疗过敏的潜力股:对于已经患有过敏或者神经性皮炎的病人来说,服用益生菌也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这在好几个实验里都被验证了。
但是我们会经常无意间伤害到它们:滥用抗生素、糟糕的饮食、生病、压力等等都很不利于益生菌的生长。
我们最常见的益生菌就是超市里的酸奶,可以选择每天喝一盒酸奶来提高肠道免疫力,虽然它最终到肠道的细菌已经没几个活着的,但是“如果只是想轻轻地推一把免疫系统,也不是非要活细菌不可—— 光是看到细菌空壳,免疫系统就会小雀跃一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酸奶,比如乳糖不耐症,就可以去药店选择一些益生菌产品。
我准备了半冰箱的酸奶,光是想想就很健康
【读书笔记】方方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70-236
第二章,认识自己:个性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成因?包含以下内容:
这3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是你吗?(是否是完美主义者)
为什么自负可能是自卑的一种伪装?(是否有自卑或自负)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什么是内向者专属的“社交宿醉”?(是否内向)
为什么有些人比大多数人更敏感?(是否敏感)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如何提高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
你有“彼得·潘综合征”吗?(是否长不大)
为什么说有些付出是“过度”的?
如何更科学地拒绝别人?
人格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与遗憾?
为什么说我们应当主动选择脆弱?
如何过上更高效的人生?
女性为何很难只属于自己?
其实在开始阅读很多章节之前我是十分自信的,我自信我的性格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思绪是清晰的、认知是足够的、心态是阳光的,更重要的是我自认为在一个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并且并未遭受过什么太大的生活变故。因此,我以为我是一个远离心理疾病的人。但是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开始审视自己,发现原来我也有很多性格的弱点,像自卑、完美主义、内向、敏感等等,只不过是情节的轻重不同,但是真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我的审视和提醒。当然这本书最大的好处不止在于告诉了你自己这些性格的表现形式、判定标准,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改善措施。我想在不同的人生时段,来读这本书都会有所收获的吧。
【读书笔记】阿仔
《DK的跑步全书》—心脏
人体细胞需要源源不断的氧气供应,同时结合葡萄糖,为有机体提供能量。在跑步时,这样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要进行高强度的锻炼,你就必须保证自己的肺部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通过血液为身体的细胞输送氧气。心肺耐力训练,也能使这种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做为一名跑者,保证肺部有充足的氧气供给,这一点至关重要。但是,这并不完全取决于你的肺活量。有些优秀的长跑运动员,肺活量相对来说还是小的。所以,要使肌肉获得尽可能多的氧气,真正的诀窍在于通过训练,提升你的心肺功能。
呼吸过程:膈肌和肋间舒缩,带动胸壁运动,使空气进出肺部。一旦空气进入肺部,通过气体交换过程,氧气通过肺泡的薄壁进入之前氧气不足的血液中。这个过程中交换出的物质,即人体内部的废弃物,就是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
【读书笔记】希阳
《白鹿原》P150-169
末伏一个雷雨之后的傍晚,暑热驱散,天宇澄碧,朱先生和他的同人们倾巢而出到原坡上去散心,享受骤雨初霁后的山川气韵,结果一个个粘着满脚黄泥,满腿湿漉漉地回到书院。凡事看在眼里记到心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