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月牙挂在体育公园的上空,高安屯路的公交站台新装了宣传栏,上面内容出自论语,我总能在等公交的时候看见飞机从头顶飞过,那是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飞往何方尚不得知。
冬日的清晨决定钻出被窝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亦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天色尚暗,外面的风呼呼刮着,冷空气无孔不入。
城市睁开惺忪的睡眼,是从地铁的吞吐量开始计算,早餐店的灯光一一亮起来,环卫工人开始美化街面开始,接着路上来往的车子慢慢多起来。
本来打算做作业的,结果忽然想总结一下2019年,所以就任性一点吧。
怀疑
真正意识到2019年快要过去,是看到2020年放假安排出台那刻,忽然有点不舍。
2019年,24岁,本命年,格外脆弱,相当迷惘,甚至怀疑过人生。
十里堡的地铁怎么就那么难挤,一趟车子又一趟车子从眼前开过,我站在原地,看着车门口架起一堵人墙,恨不得变成一只蜜蜂,或者一只蚂蚁,从空隙中钻进去。
工作的事怎么就那么多,要么一天在外奔波,上午在建外,下午在六里屯,要么一天坐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
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怎么就那么难,是我迷路了,还是我们错过了,是我不够好,还是他眼光高。
大四那年,站在教一给我妈讲道理,如果我考回去,那是一眼看到老的生活,我按照你们给我指的路,选择城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现在的我,非常后悔,如果你们不想将来的我埋怨你们,那就让我做自己的选择,让我过自己的生活。
今年在北京的第三年,不知道还要漂多久,不知道热爱的是什么,不知道何时才能有一个自己的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生活从拒绝一眼看到老,变成了一眼望过去看不到尽头,没有风,蒲公英也不知道飞去哪里。
当挫败感袭来的时候,忽然我就慌了,忽然就想放弃了,忽然就想回到温暖的家了,
我想过,如果谁能站出来,给我指一条路,我绝对毫不犹豫背上行囊,毫不怀疑走下去。
这种强烈的挫败感结束是从我妈告诉我算卦的说,我注定不会回去那刻开始,我不知道这话是我妈安慰我的,还是真的掐指一算算出来的,但那句话就像一颗定心丸,从那天开始,我决定打起精神,和世界握手言和,好好生活。
静心
中西文化比较,老师从八卦讲到地理学讲到人类学、社会学,我学的是英语文学专业啊?要不提前回?再坚持一会吧,就当练听力了。于是背着书包六点才从明德楼出来。
如果说开始在北京打拼是我做的第一个关于人生的重大决定,那么重返校园充电,开始在苏州街的学习生活是我做的第二个关于人生的重大决定。
我和人大的缘分很深,第一次来北京,北大、清华都去了,但我就觉得人大好,在校园商店里买了刘同的青茫。
自开始北漂的生活后,陪朋友参加了论坛在人大。
2月份很冷,那天早上,带上毕业证、学位证,银行卡,在青年路拍了证件照,然后6号线倒10号线,再次来到人大,在明德楼交了学费,办了手续,东区食堂吃了晚饭,看着余额的数字,觉得空空的却也很知足。
从玉兰花开到银杏叶金黄满地,从东区食堂到西区食堂,从文学批评方法到经典译作研究,说弥补缺憾也好,说打发周末时光也好,校园是一个让人放下浮躁的地方。
有带着孩子来上课的母亲,有家在邯郸周五就坐火车来上课的大哥,310每周都能乌央乌央坐一百多号人。
有一本正经想把所有的专业知识通过PPT、讲义全部抖落出来的,还有像刁老师一样,自娱自乐,课讲了,故事也讲了,从八卦到希腊神话,从《简 爱》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老师的大脑里一定装了一个内存126的硬盘。
我能在每个人的脸上读出疲惫,我也同样能在每个人的眼睛里看到光芒,行业不同,性格迥异,但唯一一件相同的事是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在校园里,有奥妙的宇宙,有动听的故事。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顺利拿到学位,但我可以确信的是,每周末从被窝里挣扎起来,背着书包穿梭在6号线与10号线上的女孩,将来有一天她想起在苏州街的日子脸上会带着笑。
旅行
2019年给自己在生活上立的flag,关于早起早睡,关于戒酒都实现了,关于去大理看风花雪月,去满洲里感受俄式风情的愿望已然落空。
有人说,旅行只不过是你去了一个别人待腻了的地方。
我说,旅途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
站在外滩,看着黄浦江边游人合影留念,让同行的伙伴帮我拍了一张照片,正对着东方明珠的背影照,虽然共同许诺的人已经走散,几年前给自己的承诺也算是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