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天可算是盼来了,睡着的一切都渐渐苏醒过来,所有的生命都是崭新的,大地上总有弱弱小小的生命在蠕动,在萌发,我可太喜欢了。
晨起出门,天色已经微微发亮了,空气中漫布着一层茸茸的质感,没有太阳,晨风寒凉,拂过面颊仍能使提早换装的人儿打个寒颤,驻足远望,树杈上的鸟儿又叽叽喳喳叫开了,也不闭人,你三句,她两句,我听着,久违的脆亮,铃铛一般,真轻灵啊。
每到春天,我都会想到放风筝,仿佛身体里也灌进了春风,轻飘飘的——某天下午,在办公室翻闲书,讲到山东潍坊的风筝,简直讲到我心里去了,好像见到老朋友一般兴奋,琢磨着,三月吧,再过十天,或者十几天也行啊,一定网购一只纯手工的风筝,花色金鱼、红的蜻蜓、绿的小燕都好,漂漂亮亮的,一派欣欣然,是春天的天空了。
处处春色处处春啊,不应该值得期待么?
说说植物吧,向来喜爱花草,和小鸡小鸭小狗一样,总是想要摸一摸,抱一抱它们,不是么?
喜欢春天的树,早早就盼着,枝丫何时会爆芽,幼苞何时会开花,春天总是让人充满希望,如同小孩子期待生日礼物一样,心心念念啊。
春天总是不一样的,置身于一派萌萌的春意之中,冷漠的,迟钝的,抑郁的,总会有一点点新的希望,哪怕实现一点点,就一点点就满足了。
树芽报道的最早,尤其是柳树、杨树的枝丫上,唧唧向对,鼓鼓胀胀,绿芽渐渐次第冒出,嫩黄新绿,像新生婴儿一样引得人总想上前抚摸一番;榆叶梅、紫叶李紧随其后,一树树深红艳粉,占满枝丫细条,恣意的美色,俗是有些俗的,但仍会被它们的热情豪放所动;桃花、杏花,淡淡浅浅的粉白,纵然开得密密匝匝的,却始终不吵也不闹,一树静气,一树恬淡。迎春,藏着宋词的底子,细细淡淡,影瘦枝斜,远看,像是始终被一层黄幔所笼罩,近看,更像一只只收起翅膀黄色的蜻蜓,风吹一颤一颤的,像是要睡……干枝梅,红的,白的,偶有绿的,清一色的骨瘦、清俏、暗香,再多的溢美之词不说了,所以,要问春芳里一等一的美,不大好说吧,比如大观园里倘若百花争奇斗艳,你说谁更胜一筹呢?!
要我说春天之美,不在一朵花里,而在于一片新绿里,小草,新芽,一律新生的,绿色的眼睛,眨呀眨的,它们才是最美的,也是最富希望的。
二
午休浅睡片刻,提前泡一杯绿茶,前两天妈妈出门散步,买回一大盒草莓,非常好看,又大又亮,颗颗红心,放在冰箱里连吃了两天吃不掉,于是摇头嗔怪,“真是年纪大了,想吃也吃不下多少……”碎语片片,似乎带着点小脾气,让人不由得想笑,春天肝火旺盛,看来不无道理。
昨天夜里再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实在是温暖又治愈,油油嫩嫩,鲜绿可爱,好喜欢啊。春天里藏着无穷的生命力,也藏着丰富味蕾的惊喜,各种青菜的芽呀,苗呀,虽然都小小的,但却最为珍贵。
经常光顾的那几家菜摊老板,最近纷纷摆上了新的食材,比如萝卜苗、黑豆苗、小白菜苗,葵花籽苗……齐刷刷的幼嫩碧翠,似乎有短诗一般的清丽,使人望之久久不愿离去,上前挑挑选选,买了小半斤,兴高采烈地拎回家去,晚餐可添一盘新菜,那么,且叫“春色满园”吧。
回到家,刚刚六点一刻,妈妈已经将晚饭准备得七七八八了,我赶紧到厨房帮忙,先摆好碗筷,给她打打下手—从小对煮饭烧菜有着异于旁人的兴趣,只是刀工欠佳,不好上前添乱。最后一道茭白炒肉,切丝,热锅下肉,爆香,倒入茭白丝,起锅撒蒜瓣,茭白脆,回味微甜,滋味鲜美得不可言喻。
我买的芽啊苗啊算是“细菜”,虽纤维含量高,但不用炒熟;一盆绿菜苗,三颗鸡蛋,一把果仁碎,鸡蛋打散,热油滑散,蛋花金黄,叶苗碧绿,一样一样拌到一起,末了成品竟有满满一盘。一点点香醋,一点点薄盐,够了,无须再多加其它调味,清清爽爽,开胃下火,真是难得的春日限定。
想起那些东北春天的野菜,小根蒜,婆婆丁,灰灰菜,“臭”菜也适合生吃,炸一碗新酱,好吃的关键要舍得放油,荤的加肉丁,七肥三瘦;若嫌太腻可换作大个头儿的鸡蛋,一盘洗得干干净净的小菜,独一碟丰腴肥润的炸酱,配上热乎乎的笨苞谷捞饭,可以吃个底儿朝天。
对了,过些日子,树上还会再结榆钱,小时候,每年到了初春季节,姥姥家大院里的榆树渐起鹅黄,大人们三三两两挎着长杆篮筐 “打榆钱”,一会儿一阵“榆钱雨”,我可喜欢站在树下跟着捡,榆钱嫩的,可生食,回甜,如今我家小区后身也有一片榆树,到时候约着妈妈,再去捡捡榆钱,也挑嫩的捡,摘回来拌白糖豆面和玉米面,蒸上满满一锅野菜饽饽,单空嘴吃,想想就又香又甜,媲美点心,所以啊,要吃,一定吃它个够。
三
这段时间看书看得慢,一直不太爱看偏政治一类题材,一看实时政事,就头痛,书里每篇好像都是相似的,政治家们言论千篇一律,内容枯燥又无趣,实在引不起我的兴趣。
读书要有效率不假,但是要高质量的读,要精读,那也不枉费每月小近百的付出。
眼下正在看的是《老子今注今释》,起先下载的电子版,全古文无注,虽然明白古人一向惜字如金,却字字珠玑的道理,但是奈何我文学水平有限,读起来颇为费力,幸得一白话版本,实属读书一大快乐事。
俗话说:打铁还要趁热,《古诗十九首》、《诗经》、《苏东坡志》一一下单,一天读一点,慢慢积累,就算只是浅浅略读,也是一种看与读的享受,是一种学习过程。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如果有幸能在图书馆工作,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那应当是相当幸福的一件美差。隔三差五的,就会淘到新的书看,每日可见一排排占满书架的书本,穿越其中可闻见淡淡的书墨纸香,纵然不能躺着读,坐着读,忙到见缝插针的读也是乐此不疲的。
上周礼拜日,去省图书馆坐了大半天,想看的书太多了,最后挑了一本《呼兰河传》,萧红所著,默默地看完,合上书,才发现自己竟然错过了如此闪闪发光的萧红。
她写小说,写散文,平实亲切,同样是土生土长在东北,不掺一点水分的哈尔滨人,她的文字总能轻而易举的扯到我终日琐碎的生活里有关文学之梦的那一根线,这一根线时刻牵着我,提醒我:不可麻木,不可放弃,不可失去对文学的信仰;要有梦,有理想,要懂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The End—
❤️
作者:旗旗
简介:一枚奋斗的文学爱好者,原创人,爱写爱读也爱画……记录身边小事儿,家常文字,欢迎常来,点上“关注”,欢迎分享,在此先行谢过!
梦想:以文字治愈自愈,发现生活之美,人间烟火之美,花与诗与茶,热爱使然,愿表达有益。
头条:旗旗的笔(小红薯同名)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