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这句话来自《论语》第八章的泰伯篇的第16句语录。
孔子在说什么呢?
这是说了三种孔子也不能理解的人类行为。而貌似我们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矛盾。
“狂而不直” :为人狂妄,怼天怼地,却不足够直率。直率的人敢于坦诚对待他人,更敢‘于坦诚对待自我。他们的确很狂妄,但是因为语言直白,一眼就能望得穿望得透,就算暂时看不透,多听几句,也就能揣摩个七七八八,这样的人还是可以交往的。最怕那些为人狂妄,看的到别人的缺点问题,抓住后一针见血地说出种种真理,但他自己却很少把自己真正的面目给他人相看,比较像键盘侠,这样的人还是少交为妙。一个人只有先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和欲望,对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不必太修饰,直率而狂妄,才是坦荡荡。
“侗而不愿”:侗——这个字在这里念 [tóng],是幼稚、无知的意思。愿是谨慎老实的意思。一个人幼稚但却不老实。这两个性格修饰词放在一起可有点恐怖了,很具备“猪队友”的潜质。这类人对于生活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也非常的浅显,可是同时他们想要的又很多,欲望彰显的太多,就会吸引更聪明的玩家,利用你的欲望,借着你的无知,诓骗你折磨你。太惨太惨。
“悾悾而不信”:倥倥(kōng)本意诚恳的样子,在这里应该是 有的人貌似诚恳,但是从来都不讲信用,估计在座的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一见面,一脸的正经,说起话来也是掷地有声,信誓旦旦,结果没过两天就忘得干干净净,早就忘记了头两天和你所说的话,完全忘记了曾经许下的愿。再次见面,又开始许下新的愿。这样的人在大家的舆论圈里估计就要成为人人躲着的“失信人”了。
孔子在说什么,你现在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