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老先生的作品近期才开始接触,对于作者本人却是早有所闻。《孽子》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我在八月里的闲暇时间看完了此书。在合上书籍的那一刻,书中的许多伤感的片段,就像是一股脑地钻进了自己的身体,而后,并一直思索着如何写出该书的推荐。思来想去转到俯首案前时;又是只字未提,感触颇深反而成了束缚。
《孽子》首次出版于1983年,是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同性恋搁置如今公众都尚未彻底接纳,冷眼旁观、恶心世人形如尖刀的词语,时至今日都挥之不去地缠绕着他们。作为一个同性恋作家,于那时来说,写出该作品本就是极富争议,不言而喻承受了各方的压力。

关于同性类的书籍,在此之前我却是从未看过,此书算是孤本,电影有熟知一二的,看过的也只是少数,若论直击心扉的感受,当属《孽子》受之无愧。
一群聚集在台北的新公园里,被家庭和学校遗弃的青年。他们几乎都有着相似的共同点,一个不完整的家庭。这个群体中,有父母外遇的、有身份不堪的母亲、有家庭显赫又自甘堕落的,一个又一个的在社会底层摸爬打滚的人物。他们不被世人接纳、众叛亲离,被权贵视为玩物、命比蝼蚁被呼来喝去、尊严又肆意被践踏。

“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国民。”
书本里的悲情人物很多,对比之下我愈加同情这三位。由于不端恶行,爱得不到认可,李青被父亲逐出家门,流落街头,变得无家可归,王夔龙被父亲驱赶,漂泊异国十年,念念不忘地想提前回家,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父亲生前定下的规矩,“我在世的一天,你不准回来!”傅卫在被长官查勤时,撞见了不可告人的事情之后,最后因为得不到父亲的宽恕,性情高傲的他,吞弹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家在我心中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它是避风港;它承载着温暖幸福,抵御刀枪剑影的流言,而家人又是巍然屹立于背后坚不可摧的后盾。
我无从窥探到白先勇先生真实想法,为何会选定这样的三人角色背景创作?惟有贸然又失敬意的大胆猜测,大概是因为感同身受的结果,才能奋笔疾书创作出三人角色,他们父辈都是戎马一生的军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希望,满怀期待他们能再次扬名立万,可是却出乎意外的走向父辈认为的不归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