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懒”,说实话我懒得自白。
不过我有几个朋友在,一般我都跟它们混,所以还是它们说吧。请不要介意,谁让我懒呢?
1 偷懒
“舒服”,大家没有不喜欢的吧?大周末的正好赶个下雨天,或者舍不得钻出冬天早晨的被窝窝,蒙被子先睡个够,叫个外卖吃个零食追追剧看看书可劲儿享受慢生活,我就趁你心情好凑凑热热带来个“偷懒”——你顶多也就是不叠被子不做饭不刷碗不修边幅放松下身心而已,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万一赶上工作日小懒一下子偷大发了,抱歉你得自己处理这点小麻烦。
2 慵懒
“文艺”相对有点小众,所以我选择同样文艺范儿的“慵懒”做搭档。它代表一种行为风格,一种表现气质。它会在一只盘着尾巴晒太阳的猫咪微微睁开的眼睛里,在一个歌手轻声哼唱的悠扬随性又富有质感的歌声里,还会在书桌周围飘满淡淡咖啡香的空气里…小懒怡情,它好像有种魔力,让时间慢,再慢…
3 懒散
我是“懒散”,我的目标就是生活做事没有规律计划、缺乏勇气、率先逃避的人。不用我说,你就知道我得有多忙。
现在不管成年人还是孩子,压力都太大了。工作辛苦可是待遇并不很理想、教育辛苦不解为什么如今孩子那么不好管、感情辛苦都觉得为对方够隐忍够委屈,种种压力转化为消极和焦虑,他们急需给自己解压。
因此有人拼命加压充电想赶在问题出现储备对策,有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忙得焦头烂额,也有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甚至逃避。他们很多人都不喜欢我,他们常立志,但是只有一部分自控的人,能够做到“长志”。剩下大多数人,会无奈接受我。
现如今,我的业绩来自于轻而易举地拿下绝大多数处在习惯养成期的小孩子们。而我最得力的助力,还是成年人。
感谢娇纵、包办的家长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直接培养了一批“懒散”新生力量;感谢强制、打罚的家长们,表面上用权威和武力取得了震慑效果,实则为我打造了一支杠杠的后备军。更可喜的是,孩子们不会讨厌我,因为在他们的家长说我坏话之前,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懒散。
人们都知道,摆脱我,一是“行动”,二是“坚持”。可我一点也不怕,因为行动有,坚持不常有。
人们会找理由说“忙”,有的年轻人会洒脱地说“我放弃”,人生苦短我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好多人一说起“懒癌”还扬言“晚期”,这是在炫耀自己以懒为荣么?搞得我倒不好意思了。
孩子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都是晃晃悠悠毫无计划虎头蛇尾却总要求他们有条不紊自始而终?他们想不明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自在的我为何如此遭受鄙弃,反而老师和父母不停地留作业做测试让他们不爽却得乖乖听之任之?
宣战
除了把我征服的,其实我还佩服一类人——因懒创意派。他们没有直面抗击我,而是用智慧进行了很多创意,在不经意的新奇体验之间,让我识趣地溜走。
总而言之,我是“懒散”,不管我在你身上寄生多久,我只怕“坚持行动”。
可是,你敢跟我宣战吗?你确定你能赢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战果值得期待!
我是五六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