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敢称自己是位司机,是因为闺蜜觉得我还行!换个角度说:她认可我当这个司机。不仅如此,她坐在副驾驶上,从没质疑过我的技术,尽管她驾照拿的比我早(基本没摸过方向盘)。
也有突发事件。
我俩从地下停车场开上来,车快要开上坡了,前方的横杆还未开……我的车熄火在半坡上。我使劲踩着刹车,也不让她动,因为后面有车被迫停下。
前方专门负责开横杆的人走下来了,我白他一眼:早干嘛了?怎不开杆?!我放赖似地央求他:你帮我开上去。那人一脸窘相:我不会开车!
后面的年轻人估计见过大世面的,走过来平静地说:我说着,你按照我说的做!
“踩油门,使劲踩,踩,踩……"车“呜"地一声冲起来,这次,保安手脚麻利,横杆开了,我们的车见到了阳光,我的背上都是汗!然后我们俩个一致总结原因:那人干嘛去了,也不早开杆。然后又一致赞扬我小区的管理——出入口没有杆!
风和日丽的春天,最适宜出行,浮烟山森林公园人满为患——去公园的、卖玩具的、卖吃的、路上放风筝的……我俩有事儿只是路过,好不容易龟速到了路头,结果被指挥拐弯。拐弯不怕,但是个上坡。边上坡边拐弯,熄火,点火,熄火,点火……车开起来了,行人根本不照顾女司机,照样来回穿梭,照样走在路中央。
回来说起此事,对话:
“什么样的人指挥拐弯?"
“我怎么知道?是个男的。我的注意力都在开车上呢"
“明明直走就到大路了,别人随便一指挥,你又调头回去兜了一圈"
“奥……技术不行,奇听话"!
我也夸自己:幸亏我心理素质好,要不那么拥挤的路,可不好开!
但是我的闺蜜,估计有了这两次插曲,她的心理受了影响。
再一次从地下车库出发,临到上坡道,我们放慢速度,调好车身。前方不远处,有一机动三轮横在车位里,我开始犹豫:先让他走?闺蜜反应迅速:你先走!
于是我踩油门开始走,等我们的车与三轮车相对时,闺蜜忽然摇下车玻璃,朝那人大喊:你别跟着!别跟着太近!
车顺利开出地下,我们开始大笑:那人只是坐在车上,只是手扶车把,被闺蜜这么一吆喝,估计他也懵圈了———啥情况?说的啥?
只有我俩懂,路灯下,笑得我眼前折射出彩虹!
但是,我们依然开车去浞河、去白浪河湿地、回老家……平坦的路上有说有笑,到了目的地赏花赏人赏风景;遇上困难(上坡、停车)开动脑筋,解决困难并一致对外归因,然后再假装技术很好地重新上路!
四月,不能辜负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