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令国人兴奋、激动和关注的消息,就是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您知道吗?这些载人飞船被送入太空,与一个为保密隐姓埋名29年、为中国制造出12种火箭的“神秘人”是密不可分的。
他是祖国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 是我国23名两弹一星元勋、三位至今在世的国宝级人物之一,是中国运载火箭领域最重要、贡献最大的奠基人,他叫王希季。
1921年7月26日,他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殷实的白族商人家庭。
跟爸爸去看戏,听妈妈讲故事,是他童年美好的回忆。
1931年一场罕见的长江特大洪水,冲毁了他家的商号,父亲外出躲债,他一度面临辍学的危险。
父亲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给他幼小心灵留下极大的刺激。
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使他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的自强情绪。
儿时的他,喜欢看科幻小说,最爱看凡尔登的《从地球到月球》,
捧着书躺在芭蕉树下,一看就能看一个下午。
他以昆明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小学毕业。
父亲说:“季娃,还是学门手艺吧!”
于是,他选择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附中,靠奖学金完成了初中,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昆华高级职业学校土木科。
后来,到美国留学时,他仍念念不忘儿时的梦想。
他以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为偶像,立志要造一枚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火箭。
在美留学期间,他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绕着校园的小径独自散步,习惯望着天空遐想:
“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在20年代就发射了人类第一枚液体火箭,为什么拥有5000年文明史和1000年火箭史的中国,却迟迟不能升起一枚自制的火箭呢?”
后来,当他被任命为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后,恨不得一天的24小时全用在探索火箭研制上。
作为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开拓天疆,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
时代需要英雄,也需要英雄精神。
王希季院士这种“两弹一星”精神,值得每个中国人发扬光大。